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養泥鰍養出“聚寶盆”

   日期:2015-04-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0    評論:0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產業帶動致富,需要致富典型帶路。即日起,本報將推出“尋找基層致富樣本”系列報道,將最真實的致富故事呈給讀者。
 
  不期而至的“倒春寒”,讓杜建明格外憂心:雨天給泥鰍喂食,易感染病菌,影響泥鰍成長。
 
  杜建明將調配好的飼料搬回看護房,雙眼還緊緊盯著天空。3年前,從事建筑行業的杜建明一定想不到,他會成為遠近聞名的泥鰍養殖能手,在株洲縣淦田鎮和堂市鄉,擁有兩個上規模的養殖基地。
 
  從城市到農村,杜建明為什么會做這樣的選擇?航電樞紐庫區被淹沒的農田,怎么會變成“聚寶盆”?失去生產資料的移民,他們將何去何從?4月9日,記者到當地尋找答案。
 
  做包工頭,他積累了第一桶金
 
  從株洲縣縣城出發,半個小時的車程便到了淦田鎮淦田村。連接湘江的一處回水灣,就是杜建明的泥鰍養殖基地。
 
  300多畝的水面,被田埂區分成一口口池塘,水草邊偶爾探出手指粗的泥鰍。
 
  “基地飼養泥鰍有500萬尾,今年要賣25萬公斤,預計有700萬元的收入。”杜建明告訴記者。
 
  杜建明有著成功農民企業家的姿態。出生在荷塘區金山街道太陽村的他,年輕時賣過門窗,進過企業,但事業一直沒起色。直到2002年,他組建了一支建筑施工隊,到市區承攬建筑工程,終于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我是農民,離開了土地心就慌。”杜建明說,在2012年事業最輝煌時,他選擇急流勇退,成立株洲康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專門養泥鰍。
 
  做田園夢,他要打造泥鰍示范園
 
  在泥鰍基地的看護房內,杜建明和記者聊起了泥鰍養殖經。
 
  “養泥鰍可是技術活,不僅要定期給水消毒,還要防鳥和蟲。”杜建明說,眼下正是泥鰍繁殖季節,喂養泥鰍要“摳”一點,如果讓泥鰍長得太肥,產卵時人工擠卵容易傷害幼苗,導致產卵率低。
 
  “去年只賣出40萬元的泥鰍,因為大部分被鳥和蟲吃了。”杜建明說,去年8月中旬,他發現田里的泥鰍越來越少,守在田間查原因,才發現白鷺和蜻蜓是罪魁禍首。
 
  吃了暗虧的杜建明一咬牙,投資30多萬元,在基地架設起尼龍網。田間的抽水增氧設備,也重新安裝到位。
 
  上個月,杜建明因為一個“洋訂單”激動得好幾晚沒睡覺。原來,一位韓國客商考察了他的基地,并且簽訂了合同,所有產品可直銷到韓國。
 
  “現在不愁銷路了,我準備擴大規模,建標準廠房,開發泥鰍深加工。”杜建明告訴記者,幾年下來,他已累計投入500多萬元,他計劃在堂市鄉建一個蚯蚓養殖基地,用蚯蚓做飼料,提高泥鰍的營養價值,打造泥鰍養殖示范園。
 
  做引路人,帶領移民創業
 
  “一人富了不算福,帶動周邊村民才能把產業做大。”杜建明還有更大的夢想,免費提供泥鰍幼苗,帶動周邊村民養泥鰍。
 
  因為航電樞紐蓄水,周邊部分村民的農田被淹沒了,這些村民就成了生產安置移民,杜建明把他們請到泥鰍基地做事,每人每月發2000多元的工資。
 
  易光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基地負責喂養泥鰍,慢慢地也掌握了技術。“我今年也準備流轉80畝農田養泥鰍。”易光明告訴記者,泥鰍種苗杜建明都會免費提供,還幫他們銷售。
 
  目前,株洲縣移民部門已將杜建明的泥鰍養殖列為幫扶項目,去年支持4萬元用于基地基礎設施建設。
 
  “移民直接或間接受益,我們將加大扶持力度。”株洲縣移民局局長劉世新說,他們將在資金和政策方面給予傾斜,支持基地做大做強。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