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16日,為深入推進防病治蟲奪秋糧豐收行動,全國農技中心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召開了2014年下半年病蟲害發生趨勢會商暨全國病蟲測報標準化區域站建設現場會。據與會專家會商分析,預計今年秋糧作物重大病蟲將偏重發生,對秋糧豐產豐收威脅較大。下半年病蟲害的發生具有如下特點:一是病蟲害發生程度重于上年,發生面積約23億畝次,同比增加5%。二是害蟲重發種類多。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和玉米螟等在常發區大部將偏重至大發生,局部嚴重發生;渤海灣、黃河灘區等重點蝗區將出現東亞飛蝗高密度點片,內蒙古、新疆農牧交錯區局部將出現土蝗由草灘地集中向農田遷移危害。三是流行性病害流行風險高。稻瘟病在東北、西南部分稻區,玉米大斑病在東北玉米主產區,馬鈴薯晚疫病在北方秋馬鈴薯主產區將偏重流行,成災風險較高。
為做好下半年重大病蟲害的監測預警工作,會議強調:一要增強做好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工作的責任感。通過加強調查監測工作,確保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及時準確,為防控工作開展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二要深入推進標準區域站創建。通過不斷加強和完善硬件環境,提高設備配套水平,提高試驗檢測能力與監測水平。三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通過集成示范現代病蟲監測預警技術、完善重大病蟲害監測技術規范、完善病蟲監測信息報送管理制度和加強科技創新攻關研究,加快推進現代技術與設備在病蟲監測預警工作中推廣應用,全面提高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自動化和信息化。
全國農技中心杭大鵬書記、鐘天潤副主任、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陳友權副巡視員、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賈躍峰副廳長等領導出席會議并講話,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植保站的站長和測報技術人員,以及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南京農業大學和國家氣象中心等單位的近百位專家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