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記者在天津市咸陽北路菜市場看到,有一些蔬菜商戶掛出養心菜招牌銷售,很多人不認識這種菜,經過了解,原來這是北辰區菜農韓秀高引進試種三年成功后,第一次批量銷售到韓家墅海吉星農貿批發市場,豐富了本市的蔬菜品種。
在咸陽北路菜市場的一個菜攤前,一把把既像茼蒿又比茼蒿短的鮮嫩細菜第一次在菜市場露面,很多市民還不太認識。記者向攤主李剛詢問起來:
“你這賣的什么菜?”
“養心菜”
“這菜怎么吃?”
“拌著吃、炒著吃、做餡都可以。”
一位來買菜的大娘說:“我聽說有養心菜,我都沒看過什么樣的?我那么一聽,就素炒。”
這種菜剛一上市就引來好多顧客問這問那,攤主李剛的愛人告訴記者這菜是今天剛從韓家墅海吉星農貿批發市場試著發了一箱十多斤的養心菜,到市場一個多鐘頭就賣光了。幸好李剛留了種植養心菜的菜農電話號碼,馬上打電話又訂了兩箱明天賣。李剛說:“他種的也不是特別多,一天賣這一箱”。
記者通過李剛的電話了解到菜農叫韓秀高,是北辰區菜農,馬上趕到韓秀高所在的菜地采訪了他。韓秀高在李嘴村種菜已經有十多年了,他種菜和別人不一樣,他專門尋找市場稀缺的品種,而且是具有保健作用的品種來種植,過去他種過油麥菜、茼蒿等南菜品種,現在這些南菜品種已經被市場商戶和市民們所認可。但是,還有些品種沒見過。
韓秀高指著自己的菜地說:“原來都是大路菜,白菜、黃瓜、西紅柿、茄子都是,我們有時玩,他們都說這菜還不錯,告我說是養心菜。”一次出遠門旅游,韓秀高在飯店農家院吃著這種野菜,發現這種菜口感好,菜名好,菜的功用好,特別適合現代人食用,而且天津菜市場還沒聽說過有這種菜。家里幾代人都是菜把式,敢想敢試的韓秀高就從當地帶回幾根帶根兒的養心菜。韓秀高說:“我拿來的時候是根子,打籽,打完了他不出。”野菜好吃不好種,需要一定的干濕溫度,第一年打籽用籽種植失敗,老韓就耐心嘗試把地里養心菜的根系刨出來,然后把它們分成若干棵再分別種回到土里,采取養根的辦法試,漸漸出了新苗,但是沒有產量,還得分根繁殖,一點一點增加產量。韓秀高說:“三年了好家伙,我鼓搗這點菜。出這菜出這茬了,嘛,回來完事之后刨開,分開撮,四五棵一撮,這樣倒它,倒完之后倒一個畦,一個畦變成兩畦。”
今年,韓秀高的養心菜繁殖到半畝多,村民們看著他的成功都來要著吃點嘗嘗鮮,村民說:“我奔飯店吃飯去,(養心菜)帶過去,飯店還不認識不給做,我說你給我伴著吃,都喜歡吃。”
老韓的心血沒白費,養心菜拿到市場不僅好賣而且半畝菜地能掙三畝的錢,全家都高興的不得了。韓秀高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他說:“這個就是四季都能產,我這計劃把這棚拆了,今年秋后我惦著弄個大溫室,他們都讓我,連飯店都告訴我冬天給我扣點,扣一個棚,你就往我這交。甭賣。”
記者上網查找資料了解到,養心菜的學名叫費菜,是野菜的一種,常年生長在華北、東北等地區,京津一帶基本上沒有人工栽培的,野地中也沒有生長。韓秀高瞄準京津市場種菜種出了新的品種,填補了菜市場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