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是玉田縣主要種植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10萬畝左右。近年來,經過試驗、示范,該縣馬鈴薯機播面積和機收面積分別達到1.8萬畝和5.2萬畝,打破了馬鈴薯生產單純依賴人工的落后生產方式,馬鈴薯生產機械化取得初步成效,但仍然面臨人力、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經濟效益提升乏力的現實。為此,該縣農業部門與小強農民專業聯合社聯合試驗攻關,在原有種、收機械化基礎上,加大了機械化培土、殺秧、收獲、植保、滴灌等環節機械化推廣力度,成功探索出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模式,全面提升了馬鈴薯生產綜合管理水平,加速了全縣馬鈴薯全程機械化進程。據該縣農牧局農機化技術推廣站站長賈春剛介紹,經過試驗對比,應用該項集成技術,馬鈴薯生產可每畝節水60%、節肥25%、節藥30%、節電60%、減少薯塊漏收250公斤、節省人工成本320元,提高種植效率10倍。綜合計算,每畝綜合增收可達1000元以上,真正實現了節本增效。
今年該縣及時啟動了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示范項目,建立示范基地5個,示范面積1000畝。各個示范基地將全面集成機耕、鋪膜、播種、施肥、打藥、培土、膜下滴灌、殺秧、收獲等項技術,并將分派專職農技人員進行全程跟蹤記錄,真正用事實和數據引導帶動更多農民應用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快速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