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海南昌江:特色種養 別樣收獲

   日期:2015-04-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8    評論:0    

  乙在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何青堅說,他牽頭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近三年來在霸王嶺山麓養殖蜜蜂。去年的800箱蜜蜂賺了50萬元,今年發展1000多箱,可望增收100萬元以上。他笑容滿面地說:“這日子也跟吃蜂蜜一樣,越來越有甜頭和奔頭了!”

  不僅僅是乙在村的“甜蜜產業”讓人“有奔頭”,昌江多個地區的特色種養業都拓出了新路徑。該縣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縣實現農業增加值23.3億元,同比增長5.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563元,同比增長13.2%。

  對此,昌江黎族自治縣委書記林東指出,著力強化特色農業發展,傾力打造綠色生態新農業,譜寫“農業富民”新篇章,要圍繞抓特色、樹品牌、擴規模、創效益的思路,牢牢把握綠色生態、安全環保這個基本要求,全力做大做強做優農業。

  一村一品彰顯特色

  木棉花開紅艷艷,農民生活節節高。

  何青堅告訴記者,由于木棉等山花常開不斷,確保蜜蜂采花來源豐富且環境安靜,因此乙在村產的蜂蜜味道好、質量高。早在2012年12月,他所在的合作社就搶先注冊了“木棉紅”商標。如今,這種蜂蜜產品如木棉美景般,知名度越發響亮。

  像乙在村那樣,昌江不少村因地制宜探索發展特色種養業。七叉鎮紅豐村的霸王山雞、十月田鎮才地村的辣木等產業,就是其中的典型。

  “格格噠,格格噠……”在此起彼伏的雞鳴聲中,一群公雞撲楞楞地躍上幾棵樹木,在枝條上居高臨下,一副雄立雞群、舍我其誰的架勢。這就是七叉鎮紅豐村的霸王山雞。這種山雞肉質結實、清香,屬于“三低一高”的健康綠色食品,即具有低脂肪、低血糖、低膽固醇和高蛋白特點。

  養雞場管理員邱世輝介紹,這個養殖場共有霸王山雞2.5萬只,其中包括1萬只公雞、1.5萬只母雞。他說:“由于這些雞平時好動,所以蛋美肉鮮,十分可口,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同樣受市場青睞的還有十月田鎮辣木產業。

  據了解,辣木是一種珍貴的藥用、食用樹種,其根、葉、花、籽都具有神奇的食療功效,比如辣木葉可治療多種慢性疾病,特別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痛風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辣木還應用于消化代謝、骨病等。另外,辣木在保健、食品和化妝品領域也可制成佳品。

  鑒于辣木的經濟價值,才地村今年規劃建設1700畝基地。根據龍頭企業海南中發辣木綜合有限公司的市場調研,目前辣木鮮葉、莖每噸1500元,鮮花每噸3000元,干果實每噸2萬元。按此行情測算,種植戶第一年畝產效益超過3000元,第二年畝產贏利超過7000元,勝過一般傳統農業。

  近段時間,才地村掀起了辣木育苗和移栽熱潮。“我們村成為專門的辣木基地,這回才地真正成為了‘財地’。”該村黨支部副書記盧小榮笑道,他對這個產業的市場前景很有信心。

  循環經濟附加值高

  “哞哞哞……”隨著一陣悠長的牛叫聲,昌江七叉鎮紅峰村60多頭黃牛從新建的欄圈出來吃草,牛犢則連蹦帶跳地撒歡。

  走進紅峰村參觀,只見黃牛欄圈前有好幾個沼氣池。村委會主任符勇說,牛糞不僅用于種生態蔬菜的肥料,還用于生產沼氣,實現循環生產。

  體現循環經濟的遠不止于此。在紅峰村進行駐點幫扶的海南廣播電視大學昌江遠程教育學院院長郭周世,指著在建工地說,昌江七叉紅峰科技種養專業合作社達開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園,由該學院規劃設計,由這個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

  根據規劃,這個循環經濟示范園的循環利用程序為:將現有大壩水抽至牛舍屋頂水箱沖洗牛舍、羊舍沖洗牛舍羊舍后的污水收集到沼氣池將沼氣池內污水抽至屋頂水箱屋頂水箱抽水灌溉農作物無公害菜園可供游客體驗式采摘。

  郭周世介紹,這個循環經濟示范園項目,是該學院和省農林科技學校聯合,面向地方、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面向少數民族地區,旨在把教室搬到田間地頭,為農民現代立體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服務。這個項目總投資700萬元,受益人口500人以上。

  “到2016年,循環經濟示范園建成后,我們村里的牛羊豬魚等養殖業和無公害菜園等種植業,附加值會更高。”紅峰村委會主任,同時也是該村致富帶頭人的符勇說,“村里還將遍植木棉,發展鄉村旅游。”

  調優結構打響品牌

  近年來,昌江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林東要求,抓住轉方式調結構這條主線,按照“強化一產、提升二產、加快三產”產業調整思路,構建“一產接二產連三產”的產業發展格局,使發展質量和效益越來越高、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發展道路越走越寬。

  為調優產業結構,昌江著力打造“七大種植基地”和“六大養殖基地”,前者包括冬季瓜菜、雪茄煙葉、圣女果、花梨、辣木、桑樹、柚子等種植業,后者包括霸王山雞、叉河土雞、烏烈羊、野豬、蜜蜂、桑蠶等養殖業。

  在這樣的產業規劃指引下,昌江特色農業向規模經濟邁進:今年種植桑樹6000畝、種植雪茄煙葉600畝;穩定冬季瓜菜面積13.5萬畝;穩定橡膠面積21萬畝;穩定香蕉面積6萬畝;新增常年蔬菜600畝,總面積擴大到5000畝;新增芒果掛果面積1000畝,總面積達到5.8萬畝。

  作為現代農業,上規模更要上檔次。昌江縣長林安表示:“大力推進品牌農業建設,著力樹立才地辣木、烏烈乳羊、姜園圣女果、七叉蜜蜂、軍營香水菠蘿等一批特色農業品牌,打造具有昌江地理標識的農產品品牌。”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