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春時節,正值春茶采摘的大好機會。在重慶市銅梁區華興鎮海拔800多米的毓青山上有一個團林村,該村3社一個名叫韓福祿的退休工人在其妻子承包的土地里種植出的白茶樹長勢喜人,新芽吐翠, 也已到了采摘的時候。
與白茶結緣
“今年的白茶行情好,剛采摘下來的生茶每公斤就可賣到160元,而且還是商家上門采購,一舉解決了我們自己加工的難題,比以往省事多了。”韓福祿高興地告訴筆者。
說起與白茶的緣分,韓福祿饒有興致。他原是一名在酒廠工作的工人,當時因工作關系也特別喜歡喝茶,1996年與長子輪換退休后,韓福祿患上了“三高”病,整天疲乏無力,心火纏身難忍,到處醫治無果。有一天,一位中醫告訴他,經常喝白茶可治“三高”。于是他就在毓青山里尋找白茶的蹤影,功夫不負有心人,韓福祿在石縫中發現了野生白茶苗,挖回試種成功,他利用這棵白茶樹采摘下來的生茶,在鐵鍋里炒好后,每天泡上一杯自己享用。飲用半年后,他的“三高”病開始好轉,兩年多時間就全好了。
韓福祿說,他以前對白茶的價值并不了解,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的一位老同事來他家“走人戶”,見到他泡的是白茶,忙對他進行“盤問”,當知道是他自己種植的時,那同事向他索要了1斤白茶,臨走時丟給他200元錢說道:“明年我再來要兩斤,以后我還要你更多。”“要更多?我的老伙計,我哪有那么多給你!?”韓福祿問道。同事道:“還是那個死腦筋,你就不知道多種植些呀!”同事的一句話倒是提醒了他,于是韓福祿就以插枝的方式,開始試種,均獲得了成功,至2011年,他的白茶樹發展到了37棵,白茶年收入上萬元。
幫鄉親致富
看到韓福祿輕松種植出的白茶如此獲利,鄰近村民也紛紛開始種植,茶苗種就在韓福祿的白茶樹上接枝,然后插枝在各自承包的土地里。韓福祿也樂意幫助鄉親,免費向他們提供技術服務,目前韓福祿所在的團林3社80%的農戶都種上了白茶樹,全社已有白茶樹兩千余棵,都獲得了經濟效益。
韓福祿還告訴筆者,去年初,團林村村干部在走訪群眾時,得知他們3社種植白茶取得了成功,即告知了鎮里相關部門,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鼓勵他一定要把白茶產業做大做強,鎮農服中心還邀請市、區農技部門茶葉專家前來考察,并向他傳授規模種植白茶的技術,還介紹了白茶的相關知識。
通過講解,使韓福祿知道了白茶是中國的六大茶類之一,原主要產于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陽等地,因其成品茶的外觀呈現為白色,因此將其稱為白茶。白茶是茶中的珍品,其歷史非常悠久。它具有很多的功效,不但能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還能抗輻射、抗氧化、抗腫瘤、防暑、解毒、治牙痛等功效,因此適當飲用白茶對于人體有很多益處。
韓福祿最后說,團林村為打造白茶基地,今年初,在區鎮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到外地構回了一批白茶幼苗,為方便他作技術指導,已在他家附近建起了3畝多地的白茶大棚苗木培種場。預計今年下半年就可移栽,到時團林村的白茶產業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