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東明縣陸圈鎮馬軍營村村民穆新國的致富經

   日期:2015-04-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1    評論:0    
  在菏澤銀座、茂業等超市的新鮮蔬菜專柜,每天都能看到東明縣衛吉蔬菜合作社生產的新鮮蔬菜。4月10日,記者到東明縣陸圈鎮馬軍營村衛吉蔬菜合作社所在地采訪,一探究竟。
 
  一到馬軍營村,記者得知村黨支部書記兼合作社董事長李保祥外出聯系蔬菜銷售業務,接待記者的村民叫穆新國。
 
  穆新國了解到記者的來意,十分熱情,一邊讓茶,一邊自我介紹:“我1979年生,今年36歲,17歲才初中畢業,初中畢業后,沒出去打工,一直在家里種蔬菜大棚。”
 
  馬軍營村現有1600余人,有種植蔬菜的傳統。1988年,村民穆新房、孫永生、張成玉三人,在村里試驗塑料拱棚,當年,只建6個拱棚。穆新國興奮地說:“拱棚投資不大,收益很好,從此,許多村民學著建拱棚,種蔬菜,不到5年,村里的拱棚就有200多個。200多個拱棚,那時就遠近聞名。穆新房是我哥哥,1996年初中畢業后,我就跟著哥哥學種大棚。”
 
  “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著咱咋著。種植大棚后才知道,要想使大棚高產,莊稼活,必須學。知識用時才覺得太少,真后悔我上學時沒用功學習。這十幾年來,只要省農科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有關于大棚種植的培訓班,我都去參加,培訓學習不低于20回。目前,我是衛吉蔬菜合作社的技術員。”穆新國向記者訴說他的成長經歷。
 
  穆新國從恨自己知識太少,到成為衛吉蔬菜合作社的技術員,實在不易。目前,他服務的衛吉蔬菜合作社有社員1220人,其中本村緊密型社員260人,周邊村莊的社員860人,無公害大棚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1210畝,蔬菜年產量達1320萬公斤,蔬菜銷往北京、濟南等各大超市。穆新國說:“目前,蔬菜生產已成為村民致富的一項主導產業,隨著收入的增多,村里的樓房多,小汽車多,400來戶群眾存款10萬元以上的就有160多戶。”
 
  穆新國有6畝責任田,2012年又租了20畝耕地,建起了四個冬暖式塑料大棚。“每個大棚占地6畝,要投入6萬多元。投入大,收入也高!”穆新國說。
 
  現在,穆新國住著三層小樓,雇傭三個人種植大棚,妻子開著服務大棚生產的農資超市,全家年收入30多萬元。穆新國的家“富”了,衛吉蔬菜合作社的社員在他的技術指導下,大家也“發”了!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