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二師三十一團職工陳思翠勤勞致富翻身記

   日期:2015-04-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0    評論:0    
  今年47歲的陳思翠,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三十一團六連的一名普通農工,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能從當年那樣困難的生活中走出來,并且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丈夫的去世留下沉重的負擔
 
  那一年,丈夫因得了癌癥離她而去,留下陳思翠和一雙年幼的兒女,還有為丈夫看病欠下的6萬元外債,面對這樣困難,她痛不欲生,可是看到年幼的孩子,她只有堅強起來、振作起來,扛起全家的重擔。
 
  于是她在連隊領導的幫助下,承包了45畝棉花地,靠著僅有的收入維持著一家人的生活,當時連隊黨支部看她一個人又要種地,又要帶孩子,加之她承包的土地面積小,產量低,收入不高,家里生活又十分困難,就給她辦理了低保,可這也只夠一家三口的生活費,孩子上學的學費都是從親戚那里借。就這樣,她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過著省吃儉用的生活,并且成為了六連的“困難戶”。
 
  不懈的堅持展現出新的希望
 
  2009年,團里調整產業結構,陳思翠眼看承包的棉花基本沒什么收入,就大膽的將棉花地改種成酸棗,可是由于是新品種,新技術,所以她種植的棗樹苗在第二年幾乎全部死亡,但是她不放棄,繼續堅持,為了能早見效益,陳思翠把家搬到了地頭,住在簡易的窩棚里,吃飯也是簡單的饅頭加咸菜,每天起早貪黑在地里除草、修枝,一干就是幾個月,可是由于土地條件差,前兩年她都是只有投入效益卻很少,在大多數人放棄種紅棗時,陳思翠卻堅持繼續加大投入,不斷學習紅棗種植技術,跟老職工學習,連隊組織的技術現場會、觀摩交流會她場場不落,可這些并不能滿足她的需求。自連隊建立農家書屋和遠程教育以來,陳思翠也成了那里的常客,每天只要干完農活她就會上網查資料、讀書記筆記,根據學到的知識和技術,她加大對棗園的科學管理力度,做好田間管理,堅持做到機力和人工施肥相結合,化除防病和人工防治相結合,終于在2012年掛果了,2013年則有了800公斤的產量,今年她估計將會突破去年的產量,達到4噸左右。不懈的堅持,讓陳思翠看到了新的希望。
 
  科學養殖邁上了幸福的臺階
 
  2013年初,團里出臺了新的惠民政策,鼓勵職工群眾發展種養殖業,拓寬增收渠道。陳思翠青少年時期生活在四川,家里有養豬的經驗,現在家里只養了20余頭豬,規模太小,她把擴大養豬規模的想法講給連長聽,連支部幫助她設置循序漸進的發展思路,當即,就幫她在團農村信用社辦理了貼息貸款修建圈舍、購買仔豬和飼料。連支部一班人還自發的組成2組幫扶小組,農閑時每周六都去幫她喂豬、出豬糞、清洗豬場等,解決了勞力困難。
 
  2013年10月份,豬圈里的豬要出欄了,棗樹地里的紅棗也要采摘了,正在她忙得應不暇接的時候,該連黨支部書記連長王才榮帶領支部一班人,來到她的棗樹地,義務幫她摘紅棗,并及時晾曬,一天功夫,就幫她把地里的紅棗摘完了,并聯系收購商及時銷售,解決了她的燃眉之急。
 
  如今陳思翠養豬的圈舍擴大了,生豬由去年的20多頭豬增加到現在的145頭,資金也能循環滾動利用了。
 
  “現在一想起剛開始受的那些苦就流淚,當時我都有輕生的念頭,可是一想到兩個孩子,我就咬牙堅持,在連支部的幫助下,終于挺過來了。現在好了,紅棗長勢越來越好,豬圈的規模越來越大,我也終于翻身了,我要申請退出吃低保,把名額讓給別人,這都要感謝連隊領導對我的幫助和支持啊!”陳思翠含著熱淚說道。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