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地不打二糧”,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十九團大棚種植戶陶峰卻創新模式,使這一流傳多年的俗語徹底顛覆。
4月9日,走進陶峰的葡萄大棚,碧綠的葡萄架上掛滿了葡萄穗,與葡萄架下即將上市的白蘿卜、葫蘆瓜相互掩映,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提起套種技術,陶峰就高興得合不攏嘴:“原以為今年的收入也就指望葡萄了,多虧了大學生連官馮勇強給出了這么好的點子,一個大棚兩份收入變成了現實。”
近年來,八十九團以調優農業種植結構、致富職工群眾為目標,做好發展溫室蔬菜、林果業等現代設施農業的新文章,使一部分有技術、有經驗、有資金的一線農工,從事溫室大棚種植,逐步走上了致富路。
目前,該團已建成高效節能日光溫棚200多座,從事日光溫室種植的人數達140多人,溫棚種植面積500余畝,年創產值45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