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乍暖還寒。在淅川縣厚坡鎮胡灣村胡龍家的自留地里,有兩畦綠油油的嫩芽蒙著塑料薄膜,老胡正圍著這兩畦嫩綠忙活著,一會兒把這邊的膜支個口,一會兒把那邊膜上的水珠抖掉,一會兒又把膜周邊的縫隙壓瓷實……
看著老胡忙活得差不多了,筆者走上前去,遞過一支香煙,跟老胡聊了起來:“大清早的就見你在這里忙碌著,看這煙苗長勢,應該不錯吧?”老胡把煙點上,猛吸兩口,然后夾在手里,指著兩畦綠油油的小生靈道:“可不是嘛,這是咱家這一季的希望啊!別看這小東西,嬌貴著呢!立春前就把這塊地整理好,又精選了上好的煙籽撒下去,噴上水,再蓋上薄膜,等溫度適宜了,它自個兒就拱出頭來。這個時候你就得跟寶貝似的好好伺候著它了,要保證膜內的溫度、濕度適宜,還要把雜草剔除。雖說現在都是現代化大棚育苗,但咱這育苗也摸索出經驗了,做起來也順手……”
正說著話,老胡的父親胡老爺子背著手踱了過來,接過香煙點上,也打開了話匣子:“說起這胡灣種煙的,咱可是頭一家。打我年輕時就開始種煙,剛開始種得也不咋地,但時間長了,就摸索出經驗了,種的煙厚實實的,烤出來的煙黃亮亮的,賣的價錢也好。上個世紀80年代,靠種煙賺的錢,我家買了臺手扶拖拉機,這在全厚坡公社還是頭一家呢!后來十里八村的煙農都過來討經驗,我也樂得跟大伙兒分享,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嘛!”
這時,老胡接過話茬:“我家老爺子確實有一手,用土烤房時,他閉著眼聞著煙味就知道烤得咋樣了、接著該咋辦了,但現在用現代化密集烤房了,他那一套就不好使了,現在烤煙的活兒就由我承包了。這煙啊,首先你得把它種好,種好了還要烤好,烤好了再趕上個好年景就能賣上個好價錢。說實在的,我們爺兒倆一共種了幾十年的煙,雖然規模不大,但總體收入還是很可觀的,我家在我們村是第一個起大瓦房的,又是第一家蓋起小洋樓的,我還供了倆大學生。老大在西安買了套房,我給交了首付;老二跑業務要車,前不久我又給他買了臺小轎車。最近我常想,倆孩子都出息了,等今年的煙葉賣完了,我也準備和老伴兒一起出去轉轉,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