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我們一大早就出發,從省城貴陽火車轉汽車才到這里,盡管有點辛苦,但真不虛此行。”滿頭銀發的劉奶奶一邊賞花,一邊拍照,與老伴一起有說有笑地在桃園中漫步。“很多地方都有桃花,但像這樣的花海確實不多見。”來自湖南新晃的胡陽高興地在桃園里竄上竄下。
連日來,伴隨天氣逐漸轉暖,岑鞏縣客樓鎮萬畝桃花競相開放,游客紛紛慕名而來,桃園里人流如織,場景甚是壯觀。利用這良好的生態和獨有的資源,當地人搞起了“綠色產業”,走上了產業致富路。
“思州水蜜桃花期最美應該是在4月初,因為我們這里地勢相對較高,氣溫也相對要低一些……”在鞍山村大龍塘桃園基地,桃園主人陳新文、曾朝坤正忙著給來自銅仁、遵義、貴陽等地的游客介紹。陳新文說:“桃花盛開,賞花的人絡繹不絕,也帶火了鎮上、村里的不少農家樂。”
客樓鎮地處云貴高原,位于黔東南州岑鞏縣境內。因交通、環境等因素限制,曾一度是該縣最貧困的鄉鎮。近年來,當地依托境內良好的自然資源和生態優勢,立足自身實際,提出“在做大產業中做好生態、在做強生態中擴大產業”的發展思路,發展林下養殖,倡導“綠色、環保、原生態”理念,用特色生態產業帶動鄉村旅游發展。
“去年我家60畝果園產果13斤,市場價格1.2-1.4/斤,收入15萬余元。”客樓鄉鞍山村支部書記陳智說,今年家里100多畝新栽的新品種桃樹也將掛果,預計產果8萬斤,桃林里還養了3千多只思州雞,預計產值20余萬元。
據了解,客樓鎮現有水蜜桃種植面積近萬畝,果農大戶700余戶,建成“農家桃園”景點50余個,其中200畝連片示范種植的7個,桃樹已掛果3000余畝,年可創產值1800萬元。
思州雞年出欄10萬羽,農家樂3家,年接待旅客、客商20萬人次,形成了以精品水果生產銷售為主,集現代農業科技示范、生態農業觀光旅游于一體的多元化產業實體。
“通過打氣候差異性致富牌,依托得天獨厚的高原氣候及地利優勢,發動群眾種植水蜜桃、蘋果、蔬菜,發展林下養殖,鼓勵有條件的群眾開辦農家樂。”客樓鎮黨委書記鄭珍君說,這種立體式的復合發展模式,讓農民實現了產業、生態雙項和諧發展的共贏春賞桃花秋品桃,林下養雞農家樂,客樓鎮在實施綠色化過程中,讓桃園進一步釋放“綠色紅利”促進百姓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