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二十一團職工王興甫的致富經

   日期:2015-04-0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0    評論:0    
  王興甫是第二師二十一團七連的一名職工,1987年3月從四川老家來到新疆。這一來就待到了現在,已經快30年了。現在承包大棚蔬菜成為他致富的法寶。
 
  王興甫回憶說:“剛來新疆的時候太貧窮落后了。一片荒涼,從7連到團部這一條路全是戈壁石頭,人煙稀少。我老婆當時看到這種情況,大哭了一場。當時我就下定決心,既然選擇來到這里一定要好好待下去。活出個人樣來。就這樣我們全家走到現在真的很不容易。
 
  他一直在7連承包土地,從剛開始的幾十畝地慢慢到一百多畝地。每年的效益時好時壞,能維持住一家人的生活。從2012年開始團鼓勵承包大棚,當時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就承包了一個大棚。第一年種大棚,當時春茬是育辣椒苗,效益還可以利潤在一萬元左右。秋茬就在大棚里種植了辣椒。由于沒種過辣椒,缺乏技術,最后辣椒沒產量,收入為零。他是一個不服輸的人,在2013年秋天他就承包了8個棚。開始種植蔬菜,種的全是葉子菜,有蓮花白、油麥菜、豆角、花菜等等。由于種植的品種多,技術跟不上的原因,菜長勢一般,可是銷售渠道給王興甫也帶來了難題,品種多,但是數量少,批發商嫌麻煩,每次來拉那么點,批發商不愿意來。2013年一年下來,基本持平也沒掙到錢。王興甫不甘心不服輸的心里,在2014年他繼續承包這8個棚。
 
  2014年我團設施辦從附近的七個星鎮引進大棚蔬菜種植能手吳修成,他已有20多年的種植蔬菜經驗,有成熟的銷售渠道。讓他來我團7連承包大棚,和職工享受一樣的待遇。就是讓吳修成給我們的職工起到示范帶動作用,給我們職工傳授種植蔬菜的技術。
 
  王興甫知道大棚蔬菜種植能手吳修成的到來后,他就主動幫助吳修成大棚干活,還對吳修成很熱心,生產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幫忙的,他都會幫忙解決。慢慢地兩個人就熟悉了,在幫助吳修成大棚干活的時候他就不斷請教吳修成種菜技術。學習黃瓜嫁接育苗技術,在黑南瓜籽上嫁接黃瓜,這對于王興甫來說還是第一次見到,由于南瓜的根系比較發達,抗病能力強,采收期增長,產量高。采收期可以長達11個月。普通的黃瓜,2個月的采收期也就衰退了。他就跟著吳修成學習嫁接黃瓜技術,不懂就去問,回到自己棚里就不斷琢磨摸索,從早到晚他都待在大棚里,吃在大棚住在大棚。尤其是黃瓜嫁接前三天,要特別注意溫度、濕度的掌控,他在嫁接前三天不舍得離開大棚半步,時不時看看溫度、濕度的測量。他就這樣堅持著,他的大棚嫁接黃瓜很成功。連隊的職工常這樣說:“找王興甫就到大棚,準能找到。”
 
  王興甫在2014年還種了2個棚的有機型無土栽培西紅柿,這是一種用雄蜂授粉的西紅柿,無需農藥、化肥。這是一種綠色有機蔬菜。大棚上面裝的是防蟲網,外面的任何蟲子都進不來,里面的雄蜂也出不去。外面覆蓋的是復合型保溫被,可以用十多年。為什么叫無土栽培:你走進大棚里面就看不到土,在地面上鋪上了一層防草布,這個防草布的作用是防止長草,而且干凈、衛生、整潔。防草布上面的機制材料是由玉米桿、葡萄桿、雞糞、牛糞珍珠鹽發酵而成的一種肥料。
 
  在2014年王興甫種植了一個棚的嫁接黃瓜、2個棚的有機型無土栽培西紅柿、5個棚的辣椒,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下來經過辛勤的勞作,最終得到了應有的回報。他種的嫁接黃瓜很成功,一個棚利潤達到了3-4萬元。8個棚一年利潤達到了20多萬元。
 
  今年王興甫已經全身心搞大棚種植,從連隊的大田里面退了出來,沒有承包土地。今年繼續承包8個大棚。王興甫對筆者說道:“我現在真是知道技術的重要性,不懂技術種啥也不行。我現在對技術真是太認可了,我還要繼續學習,這個技術的學習、摸索是需要過程的。”
 
  像王興甫這樣的職工在7連還有很多,靠設施大棚來發家致富。吳修成還帶動引領了孫效良、艾才均等人。該連將在明年打造我團蔬菜基地。
 
  現在的設施大棚蔬菜成為了王興甫發展的事業,是他發家致富的寶貝。王興甫多次被團評為“五好職工”、科技致富帶頭人的稱號。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