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是全國無公害蔬菜基地創建縣,全國蔬菜標準園創建縣,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家農業部等部門聯合編制的《全國蔬菜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列入“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和江西省《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優質蔬菜產業發展規劃》蔬菜產業重點縣。高安市不斷加大蔬菜產業重點環節的投入支撐,努力提高蔬菜產業“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水平,推動了該市蔬菜產業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落實蔬菜支持政策
高安市制定了《高安市“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規定每年市財政拿出100萬元用于穩定蔬菜種植面積,新菜地規劃,扶持蔬菜產業發展。并整合農業、財政、水利、國土、開發、電力等用途相近的支農資金,統籌用于該市現代農業(蔬菜)項目建設。
1、資金籌措
積極申請中央財政支持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蔬菜產業建設項目。
2、地方資金整合
⑴高安市財政現代農業發展資金。
⑵高安市退耕還林后續項目資金。
⑶高安市農業及農業開發辦水毀工程修復資金
二、大力扶持蔬菜專業合作社、蔬菜企業
目前,該市蔬菜專業合作社共85家。每年對有特色能帶動產業的蔬菜專業合作社,積極組織申報宜春市及省級示范合作社進行資金扶持,協調銀行加大信譽貸款扶持特色產業。
三、抓實蔬菜產業建設內容
(一)抓好標準菜田建設
按照“建設集中連片、設施配套完善、土地平整肥沃、技術標準規范、帶動效益顯著、質量安全可靠”的原則以及“日降100毫米不澇、60天不降雨不旱”的要求和“十畝一小塊、二十畝一大塊”的標準,開展以“水、電、路、渠”為主的以下建設內容:
1、加強菜田基礎設施、設備建設
2、樹立蔬菜品牌建設
推廣蔬菜綠色無公害建設,制定標準操作規程,嚴格技術操作管理,強化產品質量檢測,建立“投入品管理、生產檔案、產品監測、基地準出、質量追溯”等5項制度。開展先進實用技術培訓,推廣運用先進科技成果。提升產品質量、推進產品品牌建設,進行采后商品化處理,推廣行冷藏保鮮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
(二)建立集約化育苗繁育中心
計劃每年至少建設1個以上年出苗量1000萬株的育苗中心,按照“加強設施設備建設、提升中心科技水平、保障優質菜苗供應”的原則開展建設。進行園地微噴灌系統建設,安裝噴滴灌系統;購建移動苗床。
(三)加大全市設施蔬菜標準園建設
除積極申請中央財政支持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蔬菜產業建設項目外,地方也加大對全市設施蔬菜大棚及冷藏庫建設補貼。并鼓勵有志發展特色產業的企業、個體老板發展特色蔬菜產業建設。
四、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高安市蔬菜產業快速穩定發展,成為該市種植業中繼水稻后的第二大產業。
一是產業發展迅速推進。2014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35萬畝,同比去年增加3.3萬畝,增長11.4%,蔬菜總產量68.3萬噸,同比增長2.6%, 蔬菜產業總產值20.5億元,同比去年增長0.5億元,增長3.2%。其中商品蔬菜種植面積30萬畝,產量60萬噸,總產值18.87億元。
二是品種結構不斷優化。全市大宗蔬菜早辣椒10萬畝,蘿卜2萬畝,芥菜頭2.5萬畝,西甜瓜3萬畝、大白菜、甘蘭2.5萬畝,大蒜2萬畝,豇豆2.5萬畝,其中上湖的辣椒和芥菜、石腦龍潭的豇豆、祥符的葉菜等名特優蔬菜已形成區域化種植,規模效益、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
三是區域特點基本形成。經過多年發展,該市蔬菜生產初步形成6大主要產區,包括(1)以上湖為中心的辣椒、芥菜頭生產區;(2)石腦、龍潭豇豆產區;(3)、筠陽街辦、瑞州街辦精細菜產區; (4)大城、祥符葉菜產區(5)、新街、八景、獨城西甜瓜產區;(6)灰埠、建山、田南富硒蔬菜產區。
四是產業化水平逐步提升。全市蔬菜專業合作社共85個。獲得農業部認證的無公害蔬菜基地面積2.5萬畝,設施蔬菜面積超過1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