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一行人驅車前往邁峰種鴿繁育基地。該基地位于淄博市高青縣花溝鎮胡屋村,是淄博市規模最大的種鴿繁殖基地。
倆人玩轉一個基地
進入基地,一陣陣悅耳的鴿鳴聲縈繞耳邊,宛若一首致富交響曲。循聲而去,兩排四間房映入眼簾,正是種鴿繁殖喂養室,只見外面一個用鐵絲網構成的大鳥籠,里面有許多成長不久的小鴿子。
“這些鴿子是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個子。我們通過成對喂養,再經過產蛋、孵蛋等過程繁育下一代,最后挑選成色好的小鴿子繼續養在鳥籠里,如此循環。”基地負責人周煥斌與妻子共同從事鴿子養殖多年,談起鴿子如數家珍。
據介紹,幾年前,這里的養殖規模還很小,直到2012年,經親朋投資才擴大規模,建起了邁峰種鴿繁育基地。目前,基地占地約五畝,有四個養殖室,總共有三千多對種鴿。基地已經實現了全自動喂養,因此,一個基地人工占用量非常小,夫妻二人就可以很好的把基地運轉。別看人手少,但是夫妻二人養鴿安全健康關守得牢,每周定期殺菌消毒,每月定期防疫,絲毫不敢怠慢。
創新養殖模式“擠”效益
“隨著基地規模擴大,我們夫妻二人也漸漸開始摸索一些養鴿新手段,從中擠出效益。“周煥斌告訴記者。
周煥斌口中的“新”包括喂養模式出新、喂養過程出新、基地運作模式出新:基地種鴿的喂養方式打破了原有的“二代二”模式,從外地引進更為先進的“二代四”模式,既極大降低了養殖成本的又提高了養殖收入;整個喂養過程實現了全自動,喂養的飼料主要以玉米、麥子、豆類、谷物等植物性飼料為主同時輔以少許石子以助消化;同時鴿子糞還可以喂豬,形成一種循環的生態農畜業。
憑著一股不斷創新的闖勁兒,不斷探索養殖模式推陳出新,基地“擠”出的效益非常可觀,去年一年收入就有四十余萬。 “據我多年經驗推測,今年的行情比去年還要好,我正準備好好的要大干一場!”談起前景,周煥斌信心十足。
規模效益帶動庭院養殖
周煥斌前后共投資70余萬,引進國內外品種優良的種鴿,推動基地規模化。這里養殖的種鴿品種繁多,有法國銀王鴿、美國白王鴿、丹麥灰王鴿等,還有少量觀賞鴿,包括黃鳳尾、白鳳尾、冠王淑女、跟頭鴿等。記者在繁育室見到的白鳳尾鴿煞是美麗,只見它尾巴如孔雀展屏般張開著,像極了一只驕傲的孔雀。
目前,基地已經形成規模效益,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去年年收入達到40萬元。據介紹,現在每隔五天就有來自濟南、濟陽、東營等地的銷售商來基地收購肉食鴿,然后銷往東北、上海、浙江、福建等地,供不應求。
“形成規模效益后,還可以帶動周邊效益。養鴿成本低,周期短,見效快,效益可觀,很適合婦女、老年人從事庭院養殖,是個很好的致富項目。下一步,對于周邊有養鴿需求的村民,我們將為他們做好服務,解除他們養殖技術、飼料和銷售等后顧之憂。”周煥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