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羅邵全還是個普通農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萌生了在村里承包土地、大規模種植蔬菜致富的念頭。2014年元月,在大觀鎮政府和安樂村村委的幫助下,羅邵全在安樂村5組、8組、12組三個組里成功流轉了450余畝土地,主要種植高山錯季蔬菜,包括甘藍、青椒、萵筍、芹菜、黃秧白、牛心子白菜等。
“去年,雖然種植技術還不夠成熟,但是對于高山蔬菜的前景和效益,我是十分看好的。”羅紹全介紹說,最初,蔬菜主要銷往梁平,萬州和重慶,隨著種植技術的成熟和市場的擴張,現在還銷售到達州和貴陽。“今年,我預計種植900噸蔬菜,每噸蔬菜價格約為700元,估計年收入63萬余元。”
一個產業,一條家門口的致富路,一方百姓得福利。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的其他村民們在獲取土地流轉收入的同時,勞動力又投入到高山蔬菜基地,賺取另一份收益。
“我們家的三畝土地承包出去后,我現在天天來蔬菜基地幫忙,工作8小時,就能有60元的收入。”安樂村5組村民殷國蘭樂呵呵地說,“像我這種六十多歲的人,能掙錢就不錯了,沒想到還能掙這么多。”
當日,記者就在基地看到,40余位村民正在地里忙碌,有的用農耕機翻土,有的在溫棚里育菜苗,有的在地里栽種菜秧,有的在收割大白菜等。
“我們基地一般情況下每天需要五六個工人,在大規模栽秧、收割等忙碌時刻,就需要四五十個工人了,而這些工人90%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這就讓他們在家照顧孩子的同時,還能賺些生活費。”羅邵全介紹說。
據了解,大觀鎮目前已建有2個大型的高山基地,高山蔬菜已成為當地村民的支柱產業,并為村民的發展出路謀得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