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3年,總投入資金300萬元回鄉建設生態農場,如今農場年營業額已經達到300萬。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馬建業,如今的他仍舊是一個農民,但目前的他已經擁有一套在廣寧縣城的價值40多萬的新房,一輛12萬的轎車等,今年的他也順利完成婚禮成家立室。在他的帶動下,村里的農戶紛紛加入他成立的合作社,發財致富。在今年的3月份,馬建業被團中央、農業部授予第九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成為廣寧縣首個獲此殊榮的創業青年。
馬建業的家位于廣寧縣赤坑鎮惠愛村,他親手創立的建業生態農場也是在這里。經過他3年的苦心經營,農場已經由原來的3畝拓展至110畝,年出欄近1000頭豬,300多只羊另外還有雞、鴨、魚、白花油茶等。因為生產的農產品質量高,產品除了在本地銷售,還遠銷佛山、廣州等珠三角城市。
能有今天的成就,馬建業可是下了一番苦工,從2011年回老家創辦生態農場開始,下田、種地、養殖還要往外跑接生意,一個90后完成了一樣了不起的事。如今國家主張年輕人自主創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往農村轉移,馬建業的成功成了這一批年輕人中的榜樣,也為接下來更多年輕人自主創業、建設家鄉提供了范例。
做好當農民的準備:不怕苦、耐寂寞
被記者問及創業初期最困難的時期,馬建業感受頗深,不是因為資金、技術銷路,而是因為寂寞、辛苦。
“我們年輕人心野,總喜歡到城里去玩,喝酒聊天,但是回到鄉下,這些都沒有了。”想起當初,馬建業說道。馬建業在肇慶市一間早已記不起名字的學校讀完中專,之后進了部隊服役,或許是部隊的生活讓馬建業的意志變得堅強,“創業的時候,每次朋友叫我出去,我基本都拒絕了。”馬建業說。
回到鄉下,農活是肯定要干的,喂豬、下地、種樹,這些馬建業都干過。馬建業打小也是農民,直到進部隊服役時,家里還種了3畝水田。但提起當時回鄉當農民,馬建業當初也有他的顧慮,“剛創業時,沒有勇氣和別人說自己在養豬,只說是自己沒工作。”因為害怕朋友對“養豬”有偏見,馬建業撒了一次謊。如今只要有人問起他的工作,說是養豬,他會欣然接受。
養豬是件技術活:要技術、懂門道
馬建業中專學的是模具,和養豬沒有半點關系,并且服完兵役之后,所學的基本已經忘記。那時候的他,自己找書看、上網查資料、請教農民和獸醫,最終練就了一身“養豬”本領。“創業得懂相關技術,千萬不要像盲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馬建業說。
養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靠辛勤勞動外,如何防疫等也是一件技術活兒。2011年6月,農場里的豬崽陸陸續續患上了疾病,損失了10多萬元,幸得政府部門技術人員幫忙指導處理,正確診斷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避免了更大疫情的發生。提起養豬,有多年養豬經驗的馬建業父親向記者介紹了他的養豬經驗,在馬建業創辦農場的初期,他父親為它提供了許多幫助,除了金錢上,更多的是在技術上。
如今,馬建業依然堅持去學習。據了解,在政府的幫助下,馬建業于2014年9月在華南農業大學參加了廣東省關工委農村創業青年培訓高級班的學習,并順利通過考核完成學業。
辦農場有風險:要有一定的資金
創業初期,馬建業的父母把一生的10萬元積蓄拿出來支持兒子,除此之外馬建業還向其他親人借了50萬元,向銀行貸款15萬元,才勉強完成了農場初期的建設。相比起其他農村出來的年輕人,馬建業的家境算得上殷實,父親通過養豬賺錢,母親則在赤坑鎮上賣豬肉。如今農場的總投入資金已經達到300萬元,年營業額也已經達到300萬。面對這些成績,馬建業卻表示了他當初的顧慮:“農場真的不是想辦就辦的,需要擁有一定的資金。”
在獲得“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稱號之前,馬建業因為回鄉帶動家鄉農民致富,還當選為廣東省出席共青團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這也是馬建業頗為自豪的一件事,提起共青團,馬建業提到了一筆錢——肇慶市共青團創業基金,通過抵押貸款,馬建業獲得了政府提供的35萬元無息貸款,這筆錢在馬建業創業初期猶如雪中送炭。
“政府雖然提供了我們便利,但是貸款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去貸的。”提起創業資金,馬建業說道。根據規定,每一位貸款者必須要有等同所貸款額的抵押物。當初馬建業父母就是抵押了自家的房子才為馬建業換來了35萬元的創業基金。
農場可以建,但必須有銷路
從廣寧縣城開車前往建業農場有60公里路程,而在這60公里中有18公里是崎嶇的山路。該如何讓別人知道大山深處有一個農場呢?
在去建業農場的路上,馬建業跟記者講述了關于他的一個小故事:2012年,突然有一天,農場里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位來自廣東三水的老板開車進入了他的農場。原來這位老板是從朋友那里聽說到這個農場的,據他聽聞這里的豬肉質量很好,于是就過來了。當天馬建業就殺了一頭豬招待這位老板,對出鍋的豬肉,那位老板大加贊賞,還當即購買了3只豬,至今那位老板還在和馬建業合作。說起這個故事,馬建業至今還津津樂道,因為這為他的農場生意打開了一條門道。
在創辦農場之初,馬建業就曾考慮過銷路問題,當時的他想過向城里的酒店推銷,也想過實在不行就自己買。但是最終因為產出的豬肉質量高,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如今僅僅在鎮上門店銷售的豬肉就達到了兩百多斤。馬建業的豬肉在廣寧的各大酒店也是頗受歡迎,如今馬建業的豬肉最遠已經買到了佛山、順德的地。
帶動農民致富,打造生態農業
2013年8月份,馬建業聯合周邊農戶成立了“廣寧縣惠愛生豬專業合作社”,以建業農場為主要基地,統一為農戶提供家禽家畜的種苗、銷售、運輸以及與農產品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這樣的一個經營方式吸引了大批的農戶參與,目前已經有28戶農戶與馬建業的農場建立了合作關系,當地農民正在逐漸走上致富之路。
合作社就是馬建業和當地村民合作,由農民負責家禽家畜的前期養殖,馬建業負責銷售等環節。說起合作社,馬建業也為農戶算了一筆明細賬,按照一只小豬250元左右的進價,4個月之后可以賣出1000元,并且銷路有了,農戶養殖的熱情也慢慢高漲起來了。
目前的建業農場已經初具規模,包括豬羊牛舍、魚塘、油茶地以及住房等,但是馬建業對農場的期望并不僅是這樣。在進農場的道路旁新豎起了一個宣傳欄,上面寫著“打造一個集種養、旅游、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現代生態農場。”在馬建業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一個魚塘邊的山地,目前這里已經被推挖平整,地上露出了新澆筑的鋼筋水泥柱,過不了多久一座可以方便游客用餐、釣魚的餐廳建筑將會出現在農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