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丹尼斯超市香港城店,看到一個精美的水果現切區,一位佩戴口罩和手套、“全副武裝”的技師正在將大個兒的波羅蜜、西瓜、榴梿等水果一一切開,并按照不同顏色搭配到造型不一的盒子里,每個盒子內還配有若干牙簽,然后用保鮮膜封裝,這一盒盒包裝精致的水果擺在一起,看起來讓人垂涎。
“像波羅蜜、榴梿這樣的南方水果個頭大,顧客即使買回家一次也吃不完,這樣切塊分裝更方便顧客選購。”丹尼斯超市香港城店的工作人員李有根說,每種果盤都是按需切盤,當日出清,一到傍晚就低價促銷。
隨后,記者在九方景文超市、東方百貨恒達水果超市等處都看見了鮮切水果區。記者注意到,超市里的每種切盤大多都是混拼,量都不大,大多數水果拼盤都在3元到5元之間,但有些水果由于去皮去核的原因,價格會高一些,例如波羅蜜、榴梿、山竹等水果,果盤的價格在10元左右。
顧客:水果拼盤既豐富又便利
經常購買拼盤水果的市民白女士對記者說:“一般一個拼盤里有三到四種水果,量也剛剛好。”所以,拼盤水果既能滿足味蕾,又能保證不浪費。而和白女士喜歡拼盤水果的原因不同,市民石先生認為他每次挑的水果很難保證是熟的,但拼盤水果一目了然。
對于這些觀點,在香港城上班的工作人員裴女士也表示認同,她說中午在單位吃完飯后,選購這樣的水果拼盤,既方便又營養。
從事多年水果銷售的業內人士李三說,水果拼盤在制作分切時費時費力,但銷售起來效果還不錯,它的主力購買人群是30歲左右的上班族,也有一部分是小人口家庭。
商家:拉動了特定的水果消費
那么,如何讓水果拼盤更吸引消費者?據東方百貨商場的恒達水果超市工作人員介紹,在挑選水果拼盤時,水果得滿足幾個條件,一是應季水果,二是在銷售排名前后的互相搭配,最后是一些個頭大、難剝、難削的水果。在搭配水果時,一般的水果拼盤師還要考慮到“吸引眼球”的效果。
走訪中記者注意到,這些水果拼盤上大多數只貼有一張小標簽,注明產品名稱和價格,保質期一般是2~3天。記者咨詢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水果拼盤隔夜就不會再賣,但標簽的標注是提醒消費者拿回家后還可以短時間存放。
李三認為,雖然水果拼盤在我市去年10月才推出,但一經面世就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以往消費者擔心不衛生的問題,在目前商家全方位透明化的操作下,消費者的意識和觀念也已改變。而且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也盡量選擇口感最好的水果來進行分切現賣,這樣既培養了消費者的口感,還拉動了一些以前并不好賣的水果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