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江蘇省徐州市沛縣胡寨鎮隍城村村民王磊的家庭農場,一幅絢麗的田園風光映入眼簾:在陣陣微風吹拂下,圓潤的荷葉迎風搖曳,點綴其間的白色荷花惹人憐愛。“蓮藕下面養著龍蝦,一年一畝地純收入可達2萬余元。”看著眼前的美景,王磊臉上溢滿幸福。
回家創業前,王磊在東北做焊工,工作穩定,收入可觀。但是,王磊是一個不“安分”的人,他心里一直涌動著一個創業夢: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為。于是,在所有人不解的目光中,王磊毅然辭去工作,背上行囊回家創業。回到家鄉的王磊經過多方調研與咨詢,了解到隍城村的自然條件很適合養龍蝦。2012年初,他在村里承包了15畝土地搞龍蝦養殖。由于沒有任何養殖經驗,王磊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第一次養殖龍蝦非但沒賺到錢,反而賠了個血本無歸。但他并沒有心灰意冷,而是更加用心地學習養殖技術。
科學配方、適時換水……各個環節都嚴格把關。功夫不負有心人,王磊的養殖效益越來越好,養殖龍蝦漸漸出了名氣,不但附近的村民開始找他學習養殖技術,就連外鎮的養殖戶也專門跑來向他請教。
王磊養殖龍蝦很成功,但他并不滿足于現狀,“一定要在農村干出一番大事業!”王磊對自己說。王磊得知一位朋友在吳江等地栽種蓮藕發了財,便積極聯系前去考察學習。考察回來后,王磊便開始大量流轉土地。“當時村里人的觀念很陳舊,都不大愿意把土地流轉給我,怕我虧了本給不起他們租金,我反復做了好多次工作,他們才勉強答應把土地流轉給我。”王磊回憶說。
為了降低風險,王磊先從提高技術水平入手。他多次赴吳江、盱眙等蓮藕種植先進地區學習蓮藕種植技術,了解蓮藕的生長習性和病蟲害防治方法;主動聯系鎮農技服務中心的技術人員給予指導,并買來專業書籍進行自學。“當種植的第一批蓮藕上市時,看著排成長龍的收購車輛以及手中厚厚的鈔票,我一直懸著的心才算踏實下來。”王磊說,“這條路是對的,以后就這么干。”
家業越來越大,但他并不因此而滿足,他從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說是一位農民進行蓮藕與魚的混養,其效益比分開種植和養殖好很多。當時他就想,蓮藕與魚可以混養,那么蓮藕與龍蝦是否同樣可以混養?經過向鎮農技人員的咨詢,王磊了解到,蓮藕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微生物,而這種微生物正好可以作為龍蝦飼料;反過來,龍蝦的糞便也是蓮藕生長的天然肥料,藕蝦混養既節省了龍蝦的飼料成本又為蓮藕生長提供了有機肥料。“這樣種出的藕和養出的龍蝦更綠色、生態,更受市場歡迎。”王磊說,“除去成本,一年一畝地純收入達2萬余元。”
藕蝦混養讓王磊嘗到了甜頭,今年,他將自己的家庭農場面積擴大到200余畝。“俺種的蓮藕產量高、品種好,養殖的龍蝦個頭大,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王磊高興地說。
“品牌夢、效益夢和致富夢,這就是我接下來要做的。”王磊下步計劃成立一個專業合作社,為蓮藕和龍蝦注冊綠色商標,提升品牌效益;進一步加強管理,提高技術,擴大立體種養面積,延伸蓮藕產業鏈條,拓寬銷售渠道,賺取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