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春小農水項目建設過程中,縣水務局創新建管模式,明確工程管護主體,讓工程管護人全程參與到項目建設中,確保了項工程建設質量和效果。
一是強化管護宣傳。從工程布置方案開始,通過板報、標語、會議等方式,讓項目區群眾詳細了解工程情況和管護制度,認清項目建設的目的、性質,激發群眾參與小農水建設的熱情,引導群眾廣泛參與工程規劃、施工和管護,組織群眾積極投工投勞,清淤除障、開挖溝渠,實現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齊參與、共受益;同時強化群眾管護意識,調動管護積極性,增強大家共同參與管護的責任心,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強質量管控。在編制實施方案時,尊重民愿、順乎民意,確保實施方案符合實際,可操作性強,多次召開管護人會議,讓其與群眾共同商討項目,廣泛征集采納群眾意見,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灌溉需求。項目批復后,及時將工程建設內容在每村張榜公示,管護人積極配合建設單位及時完成遷占任務;管護人與工程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人員一起,從鋼筋、水泥、管材接收,到砂漿配比、輸水管道安裝等,全程參與質量監督,從源頭上強化項目質量控制,確保了建設質量。
三是健全管護機制。水務、財政部門聯合出臺了《茌平縣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管護暫行辦法》,全面推行以鄉鎮管理為主體,以"工程建設、新技術應用、管護職責落實、綜合效益發揮"為主要內容的項目運行管理模式。與鄉鎮政府、村委會、管護人簽訂工程管護責任書,每個建設環節,將管護人的村莊、姓名、聯系電話、管護范圍等明確到公示牌上,建立了"鄉鎮+村委會+管護人"三級管理服務體系,既加強資產管理又方便群眾灌溉,保證了維護經費來源穩定,形成了以水養水、長效運行的良性機制。
該縣2014年度小農水項目新增控制灌溉面積2.61萬畝,涉及杜郎口鎮15個村,受益群眾8693人;隨著氣溫的逐漸回升,目前,群眾投勞參與工程建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已新建、維修配套機井301眼,鋪設低壓節水管道鋪設175公里,開挖溝渠17.3km,累計完成總工程量的70%,工程計劃4月底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