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神秘大坑下的財富玄機

   日期:2015-03-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4    評論:0    

  這里是泰來縣半拉山馬蹄村的一個魚池。2月7日是丁甲勇舉辦冬捕的日子。凌晨四點,他就開始帶領著工人鑿冰眼。今天對于丁甲勇來說很重要,為聚人氣,早在一個月之前,他就借助媒體組織了600多位消費者,10點鐘到自己的魚池來觀看冬捕,現場買魚。

  丁甲勇:太厚了今年的冰得有1米多厚。

  魚池的冰層有1米多厚,打一個這樣的冰眼需要十幾分鐘。在冰面下布一張40米深、200多米長的大網,需要打幾十個像這樣的冰眼。為了能10點準時起網,丁甲勇不敢有一絲懈怠。

  早上7點,工人們開始打出網口,丁甲勇連忙趕過去。

  丁甲勇:這塊是啥,出網眼在這呢。大點這塊。

  在丁甲勇的指揮下,出網眼被鑿成了一個直徑1米2的冰窟窿。

  丁甲勇:這些年,這個出網眼是最大的一個,因為今年好像出魚量要大一點。七八萬斤應該沒問題。

  記者:七八萬斤沒問題?

  丁甲勇:保守地說應該是7、8萬斤沒問題。一會兒看結果吧。

  這一網如果能捕上8萬斤魚,按照一斤平均20元算的話,這一網將拉出160萬元。就在丁甲勇打著如意算盤的時候,刮起了大風。氣溫已經降到零下30多度。寒冷的天氣,給拉網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水線通過走桿,帶動著漁網在冰面下穿行。記者看到剛從水里拉出來的水線,沒有一會就被凍成了冰桿子。

  工人:這都凍冰了,系不上,完了害怕在水里一掛,就活扣,拉軟和了,線就像夏天似的,軟和了就好系。

  記者:今天是這個冬天最冷的一天嗎?

  工人:可不是咋地,今年冬天,今天是最冷的一天

  記者:你這樣沒戴手套干活,你手不凍得疼啊?

  工人:咋不疼呢,凍的都麻了,凍的麻,都沒有知覺。

  丁甲勇:你看這鼻涕,出來馬上就凍了,今天太冷了,今天趕這天趕得,選這天。選了這么個天。

  記者:但又改不了?

  丁甲勇:改不了,你都通知了,大伙都通知了,人家各個方方面面的,你像那個周邊遠方的,購魚的人都來了,來了的話,必須就得趕到今天。你怎么冷,包括下雪今天都得打。

  7點半,開始下網。然而拉網工作并不順利。拖拉機粗大的輪子在冰面上根本發揮不了作用,在漁網的反作用力下,拖拉機走五步退三步。人和拖拉機要一起使勁,才能拉動漁網。這反倒讓丁甲勇很高興,因為網越難拉說明漁網里的魚越多。

  下完網,已經到了9點30,眼看著游客已經陸續來了,丁甲勇就在出網口不遠處,支起了一個大鍋。他現場頓了一鍋魚,讓消費者先暖暖身子等待好戲開演。

  消費者:真好吃。

  記者:啥味道?

  消費者:鮮唄。

  消費者:就是香啊。

  人氣聚起來了。10點鐘,600多位消費者如期而至,聚集在冰面上,圍著出網口,焦急地等待著出魚。他們都是揣著現金來買魚的。丁甲勇的冬捕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可這時,丁甲勇最不想看到的一幕發生了。10分鐘過去了,網已經從冰窟窿里拉出了十幾米,一條魚也沒有拉上來。20分鐘過去了,網已經拉出了三十多米,可還是沒有魚。工人們都亂了陣腳,丁甲勇的妻子急眼了,甚至不想讓丁甲勇繼續拍攝節目了。

  妻子:我就害怕了,這么多人,你說沒魚咋整,怪砢磣的,我喊他,咋喊他他也不過來,還在那錄像呢。我就喊他,給我氣得,你還錄像呢,一會兒沒魚我看你咋整?

  丁甲勇妻子的擔心不是沒有必要。早在幾年前,就是因為只拉上來了24條魚,讓丁甲勇失信于人。

  此時,出網口還在繼續拉網,丁甲勇沉不住氣了,匆忙跑到網肚的地方,去看看到底有沒有魚。

  記者:這怎么樣?再往前邊看看?

  丁甲勇:再往前邊走。

  每走兩三米,丁甲勇都要趴下來看一看。

  記者:這沒有魚吧?

  丁甲勇:現在沒發現。網肚里應該有。

  記者:這邊都是網肚了,是吧。

  丁甲勇:對。

  記者:那這邊沒有就沒有了。

  丁甲勇:這邊如果網肚里沒魚的話,基本就是,現在瞅著是沒有魚。看看出網能達到啥樣。

  記者:那要這邊看不著魚基本上就懸了。

  丁甲勇:對,就懸了。

  記者:擔心嗎現在?

  丁甲勇:有點擔心。咱這都按正常規矩打的,所有的工作都做得這么充分,如果要是打不上來魚,有點對不起我好像是。

  現在這一米厚的冰層,對于丁甲勇來說成了一種障礙,他恨不得能鉆到冰下面,看看魚究竟在哪里。丁甲勇今天能捕上8萬斤魚,實現一網拉出160萬的愿望嗎?幾年前只打上24條魚的噩夢會不會再次上演呢?

  2003年1月25日,丁甲勇做小客車生意小有收獲,請朋友到家里一起喝個小酒。但當天晚上,丁甲勇的妻子卻發現存折不見了。

  妻子:回家一翻存折沒了。這下回來給我氣的,我說我的錢呢。

  存折上一共有20萬,是他們的全部積蓄。妻子找了一晚上都沒有找到存折。讓妻子沒有想到的是,偷存折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枕邊人--丁甲勇。

  丁甲勇:晚上睡覺的時候,沒啥事,瞅著,我就看著,我就注意,她也得挺防備我。我沒啥事在皮箱里我就翻,翻了皮箱本身也沒有多少東西,特別不起眼的一個結婚證里,我說這里能放存折嗎,后期一翻真就在那里。

  丁甲勇就是趁著晚上妻子睡著的時候,把存折給偷走了。明明是自己家的存折,丁甲勇為什么還要偷呢?他偷存折到底要做什么用呢?

  這片魚池,在當時是一個150畝的大水坑。是1998年嫩江發洪水時,被洪水砸出來的。閑置了很久。丁甲勇怕妻子不同意,就偷存折買下了它。

  這是查干湖冬捕的場面。丁甲勇包下這個大水坑養魚,就是想像查干湖一樣做冬捕賺錢。

  丁甲勇:那魚都像搶一樣,老百姓一看那魚,出來都像紅眼一樣,呼呼地都去搶,使袋子裝,搶啥的,而且從電視里瞅,也不計較說多少錢一斤。就是你給我裝魚你多少錢都行,我就想買。他先買魚,后問價。

  2003年,在東北有很多人做起了冬捕的生意。其它做冬捕的地方,水深一般只有2米左右,最深的也不過4米,而這個水坑卻有20米深。在采訪的時候,丁甲勇給記者現場測量了一下,發現這個水坑遠不止深這么簡單。為了方便測量,丁甲勇每三米就在繩子上栓一個布條。

  丁甲勇:一個條布是三米。

  記者:數著點。

  丁甲勇:咱到時候數一下布條的個數。

  記者:一個布條,兩個三個,

  丁甲勇:磚輕了好像,也能到底。

  記者:四個,五個,六個。六個是18米。

  丁甲勇:這是18米,18米這就接近20米,咱再打兩點,往那邊打一點。

  就在距離這個冰眼不足5米的地方,丁甲勇又鑿了一個冰眼。

  記者:1個,4個,5個。

  丁甲勇:這邊還淺,5個。

  這兩個冰眼,距離不超過5米,然而落差卻將近5米。這么大的落差讓記者大吃一驚。用丁甲勇的話說,他包的這個大坑,不是一個普通的坑,是一個坑人的大水坑。不但水深,水下的地形還很復雜。然而如此復雜的地形,丁甲勇當時卻不知道。這讓丁甲勇栽了一個大跟頭。

  到了2008年,丁甲勇魚池里一共養了2噸多魚,一條魚就能有十來斤,這個個頭正是東北人喜歡的。

  記者:它把我咬了,這個好沉。這什么魚?

  丁甲勇:草魚。

  記者:我們里面的魚都這么大嗎?

  丁甲勇:這里面還有比這大的呢。這屬于中號的,大號的應該比這還要大。

  記者:大號能有多大?

  丁甲勇:20多斤的,特別多。

  記者:20多斤得多大?

  丁甲勇:得這么長,比他長,長這些,比這個粗。

  丁甲勇決定在2010年1月20號,把冬捕給做起來。但沒想到這一天成了他終生難忘的日子。

  在當天,來丁甲勇魚池看冬捕買魚的人,足足有三四百人。大家都站在冰面上,等著活蹦亂跳的魚兒上岸。可是網都拉完了,一共才拉出了24條魚。

  丁法林:那個網就是在我站著那個位置出的

  記者:就在這出的

  丁法林:一共就出了24條魚。算是砢磣到家了吧,那沒打著魚,大伙都聚來了,好幾百人在這,就等著要他這魚呢,他沒撈上來他不砢磣嗎?

  丁原臣:你這里有魚你咋打不出魚,咱們說這里全是魚,人家都不信了,你說這里都是魚,魚呢?

  大家開始紛紛議論,這時,人群里有個人說的一句話,徹底讓丁甲勇的面子掛不住了。

  丁甲勇:他這里面根本沒有魚,他是把大伙給忽悠來的,他這不是在,所以說我就覺得我沒辦法了,如果是第一次來,他不都得這么說嗎,就給我內心觸動特別大,我說趕緊就躲起來吧。

  丁甲勇趁機躲到了魚塘邊一間沒人的屋子里,冰面上等著買魚的幾百號人,他也不管了。

  丁甲勇:我心里難受,賭得慌,這魚怎么回事,在哪呢,自己也就在這蹲著,就這么一蹲,就尋思,主要是跟人家老百姓,跟人家外圍這些人,怎么說,怎么說能信服咱們。實際上,我跟你說就像一種逃脫似的,如果你要是到冰面上去,你要是見著人家買魚的你說啥。

  那么,這個魚池里的魚到底去哪了呢?

  為此,丁甲勇特意找人繪制了一張魚池底部的示意圖。有深溝的地方,漁網就落不到底,魚就會往縫隙里逃走。這就是丁甲勇捕不上魚來的原因。

  在丁甲勇和魚把頭的商量下,改裝了漁網。農村里隨處可見的兩樣東西,解決了丁甲勇的難題:稻草和磚頭。

  魚把頭:他這里頭,高低不平,就像這個墻頭似的。這么高,冷不丁就深下去了。你像這個地方,咱就得拴上草鞋,怕它勒,它拴上草鞋,一擔就過去了。這個地方冷不丁就差好幾米,咱就得綁上磚頭。這磚頭分量就夠重的了,它一下就下去了。

  把稻草栓在網上就叫做給漁網穿草鞋。在15米深的地方給漁網穿上草鞋,在20米深的地方綁上磚頭,這樣網在魚池里就不會形成死角。漁網就可以緊貼著池底,把魚一網打盡。

  通過只捕上24條魚的經歷,丁甲勇也更了解這個魚池了。他發現這個魚池有個好處。同樣大的魚池子,他可以養殖的量,比別人要大得多。如果普通魚池是3米深的話,丁甲勇這個20多米深的魚池,就能頂人家7個。他變被動為主動。從2010年開始,他大膽地加大了投苗量,每年都投下兩萬多尾魚苗。所以他才敢說在這150畝的魚池里,能捕出8萬斤魚。以前每年的捕撈量都穩定在2萬斤左右,這次如果能捕出8萬斤的話,就是以前的4倍。可不是一般客戶能消化得了的。

  2015年,丁甲勇打聽說鶴城晚報有一個活動,專門組織讀者去一些有意思的地方,看美景品美食。丁甲勇就想和報社一起舉辦一次冬捕活動。

  聞小兵鶴城晚報經濟部主任:要讓大家既能看見冬季捕魚的這種壯觀的場面,這種漁獵文化,又能買到好吃的嫩江的活水魚。

  聞小兵和丁甲勇約定,把冬捕的日子定在2015年2月7日,組織了600多人。

  為了萬無一失,丁甲勇早在一天前,就開始做準備工作。他先探了探魚群的位置,確保萬無一失。他帶著記者來到冰面上,說冰層里有一種特殊的東西,這種東西對他來說至關重要,只要看見它就能判斷出魚群的位置。

  隔著1米厚的冰面,記者一條魚都沒有看見,只看見了整片整片被封在冰里的氣泡。就是這些被封在冰層里的氣泡,暴露了魚群的位置。

  丁甲勇:這里頭魚多,魚多它不就呼吸,它一聚堆一呼吸,它腮里不產生空氣嗎,吸收的氧,它過濾水里的氧氣,它過完之后腮一動它不也有氣泡嗎?咕嘟的魚多,就這么樣形成的氣泡。

  這些氣泡都集中在魚池的北側,為了不再失手,丁甲勇決定從魚池南側先轟一網,讓魚群集中在北側。

  丁甲勇:轟魚,現在是啥情況呢,現在有個下網口,把這個網下進去,通過兩邊,這不是有不少小冰眼嗎,把網下到冰里面,冰里面之后呢,弄到北側,南邊淺水區的魚群直接就轟到深水區去了。把這個網,直接奔這個抽網口,給它抽出。

  丁甲勇確定好下網口的位置。漫長的冬季,冰層凍到一米多厚。隨著鐵川的穿鑿,被封在冰面下一個冬天的江水噴涌而出。一見涌出來的江水,大伙異常興奮。工人們干活干得口渴了就直接喝這里的水。

  魚把頭:這水質最好了,俺這幫人干活渴了,趴上去就喝。把帽子摘下來,趴下就喝。丁甲勇:咱那天燉魚也使這個燉。

  記者:這水就直接能喝。啥滋味啊?

  魚把頭:啥滋味,甜滋滋的滋味。

  丁甲勇告訴記者,他魚池里的水不但能喝,就連冰也可以吃。

  丁甲勇:隨時隨地都可以啃。

  記者:咬得動嗎?

  丁甲勇:咬不動,也行。

  記者:啥滋味,啥感覺,

  丁甲勇:有點甜甜的感覺。挺甜我這冰。

  丁甲勇自己吃了還不算數,還非要讓記者也嘗嘗。

  記者:跟吃冰淇淋似的,有點甜,真的有點甜。

  水清,魚好。下網轟魚可不是件容易事。剛把網放下去,意外就發生了。

  丁甲勇:接著拽,這桿子插網上了。

  丁甲勇趕緊趕了過去。

  丁甲勇:一丈來長都插里面,老王頭提一下子。你咋不瞅著點呢。得虧咱發現得早,要不這桿子直接帶過去了,你多耽誤事啊。

  只是在下網的時候,一不小心,下網眼的漁網和走桿就纏到了一起。就是因為這個小小的失誤,已經在水下穿行了十幾米的漁網,必須要拉出來,重新下。

  就在轟網結束的時候,漁網帶上來幾條死魚。丁甲勇這下有點發蒙,他又在冰面上來回查看冰面下的情況,又在冰層里看到了幾條被封在冰里的死魚。這讓丁甲勇很擔心。冰面下到底還存活著多少魚?明天還能成功打上魚來嗎?

  果不其然,直到2月7日上午10點20,也沒見著魚。隨著漁網緩緩拉出水面,丁甲勇是成是敗,馬上就見分曉。上午十一點,人群里傳來歡呼聲,終于有魚了。原來魚都集中在了網肚里。上萬斤魚被拉出了冰面,每條都有7、8斤以上。

  魚一出水,圍在出網眼邊上的人,紛紛下手搶魚。

  消費者:這個好這個好?

  記者:你這穿著貂呢,還舍得抓魚啊,不怕弄臟了呀?

  消費者:這都無所謂了。

  記者:這是什么魚?

  消費者:這個是大草魚。

  記者:這都自己搶的。

  消費者:搶的必須搶。

  看著大家搶魚,丁甲勇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丁甲勇:搶的越多,賣得越多,我就越高興。一半都沒出來,現在也就出來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二的網肚。

  記者:今天能捕多少魚?

  丁甲勇:最低8萬斤,現在看,保守的估計。

  記者:預想實現了。

  丁甲勇:預想實現了,現在太好了。

  這一次,丁甲勇一網就打出了8萬多斤魚。一條11斤的草魚,就能賣到240元錢。

  丁甲勇:248,你就240元錢就行。

  消費者:還有魚嗎?

  丁甲勇:有得是。好幾萬斤,大伙不要著急。

  這一網還給了丁甲勇一個更大的驚喜。這次冬捕打上來了一種特別名貴的魚,這種魚連丁甲勇都舍不得吃。

  丁甲勇:這叫翹嘴紅鲌,也叫白魚。這種魚就是水質不好它不活,它對水質的要求特別嚴。通過這種魚也就證明咱這水質特別好。對自己也想嘗嘗,這些年也沒吃過。

  記者:這些年都沒吃過?

  丁甲勇:對,這種魚因為太貴了,咱也舍不得吃,養魚,舍不得吃這種魚。

  記者:賣多少錢?

  丁甲勇:一斤賣150元錢。

  光今天,丁甲勇就賣出了4萬斤魚,入賬90多萬元錢。當天沒有賣出去的魚,被人們陸續打電話預訂一空。丁甲勇的冬捕也成了泰來縣最熱鬧的冬捕活動。冬捕、垂釣、小飯館,這三項讓丁甲勇一年就能有300多萬元的收入。現在賺了錢,丁甲勇想彌補一下當初偷存折對妻子的虧欠,他的愿望就是給妻子買個禮物。

  丁甲勇:東北這地方冷啊,你收入這些錢不給媳婦買貂,有錢不給媳婦花,給誰花。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