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名叫“人參果”的瓜果走俏春節市場,單個批發價在10元以上。這種果外形與電視劇《西游記》里吃了會長生不老的人參果極似,到底是啥品種?
記者了解到,原來所謂的人參果是甜瓜被套上獨特造型模具后生長而成的。在選好品種和特定模具后,待甜瓜長到雞蛋大小時,每株保留10多個果,用螺絲把模具一般用硬塑料制成,固定在甜瓜上,為防止裂果或保持特定果色,一般提前10-15天采摘,打包好,儲存期可達一個月。
這種特型甜瓜最早興起于山東、河南、江蘇等地。春節期間上市的人參果主要來自海南,屬反季節種植。目前,市場上適宜種植、制作的品種已有不少,如豫甜脆、鼎雪脆梨、傲雪脆梨等。品種不同,模具型號也不同。河南豫藝種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區域經理趙志坤介紹,市場上的人參果大概1斤/個,而公司的“豫甜脆”往往能達1.5斤,需要大一點的模具。
由于提前采摘,人參果相比正常成熟甜瓜,口感稍差。不過,人參果價格一般比正常甜瓜高出幾倍。趙志坤說,“豫甜脆”的收購價格一般10元/個,禮品盒能賣到40-50元(兩個裝)。而正常收獲的甜瓜,最高收購價不過4-5元/斤。
山東人吳老板2013年和朋友從山東聊城來到海南樂東投資大棚種植人參果。他選擇的品種是白玉龍甜瓜,原產地是山東。人參果目前地頭批發價,娃娃造型的6.5元/個,佛造型的7.5元/個,春節時達到11元/個。
“人參果的價格季節性很強,在春節前后最高”,吳老板介紹,他種的品種在山東此時才上市,價格跌幅較大,這是他選擇來海南種植的主要原因。
特型人參果價格高,種植投入和技術要求也不低。三亞海源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海源實業”副總經理李家芬表示,反季節種植對技術要求比較高,授完粉后便要套上模具,而這樣做又提高了保證足夠光照和營養的難度。同時,人參果賣相非常重要,長不成型、個頭小等次果就沒有賣家。
吳老板在樂東的25畝人參果,總投資近40萬元,大棚造價、模具及人工費用都較高。盡管如此,按畝植1700-2200株,每株掛果7-8個算,畝毛收入在2萬元。
海南南北水果批發市場檔口老板李樹平從去年開始批發人參果,總共100來個,貨源都來自山東,在海南便可賣完。據他了解,由于南方人有敬神傳統,因此偏愛該果。海源實業總經理助理史紅艷告訴記者,人參果已列入公司新產品發展目錄,她認為人參果禮品裝市場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