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青田小舟山鄉的油菜花田被四面八方慕名而來人群擠得滿滿當當。像這樣的場景,如今幾乎每天都在小舟山上演。
自今年正月起,來這里賞花的游客絡繹不絕,日均人流量達1500人,上周末單日最高時甚至還超過了30000人。一個小山村為何具備如此大的“吸粉”魅力?
2013年3月,小舟山鄉的一個“愛心油菜花”圖片在網上發布,短時間內收獲了極大的關注,被稱為史上最爛漫的油菜花,中央電視臺等眾多媒體相繼報道。
同年9月,也是在同一塊稻田,“marry me”的求婚字樣再次成為亮點,吸引周邊城市4000多名游客來觀賞。
這些創意的成功打造給小舟山鄉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啟示。2013年秋,小舟山鄉政府劃出300余畝閑置梯田,推廣種植油菜花,并鼓勵創意耕種,打造了一個以浪漫為主題的油菜花莊園,引導農戶嘗試從“種田地”到“賣風景”轉變,帶領農戶走觀光農業、創意經濟的致富道路。
今年小舟山結合往年的成果,種植了1000多畝油菜,采用與小麥套種的方式,創意耕種200余畝。同時與中國美院、浙江日報、青田石雕藝術學校合作種植了15個創意油菜圖案,圍繞農耕文化、企業logo、輪回等內容,把創意作品做得更大幅、更精致。
為減輕當地村民的種植負擔,鄉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幫扶政策,對種植油菜花的農民免費提供種子,并給予每畝300元的政府補貼,引導農戶在荒田上創意種植油菜花。
小舟山鄉副鄉長何琪華說:“像以前小舟山,習慣種單季稻,就是種晚稻,剩余8個月的時間農田就閑在這里的,經過我們這個創意農業一搞,把這個空檔期利用起來種油菜花。農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
大力發展創意農業,不僅讓小舟山鄉收獲了知名度,農民提高了知名度。也讓當地的土特產價格水漲船高。
據悉,小舟山最主要的兩樣農副產品,有機米和田魚。2012年以前,稻米大概是兩三塊錢一斤,現在已經賣到了批發8塊錢一斤。田魚也從原來是35塊錢一斤,現在已經賣到了80塊錢一斤,仍然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