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水果第一市”茂名,盡管已過了荔枝的采摘季節,記者連日來采訪見到,在當地大片的荔枝林里,仍有不少荔果散落在樹蔭下。
高州分界鎮白石嶺果場場主劉增富告訴記者,這些散落在荔枝園里的,都是遭棄摘的荔枝鮮果,“因為價格太低,我的果場今年也有約7噸的荔枝棄摘,只能讓其爛在樹上。”
記者走訪了解到,茂名荔枝占世界產量的五分之一,是世界最大的荔枝生產基地,今年又是荔枝豐收大年,當地荔枝總產量迎來歷史最高,但收入卻大不如前。
“我有個果場,去年采摘荔枝約20噸,收入逾23萬元人民幣,今年荔枝鮮果達30噸,卻只有不到15萬元的進賬。采摘尾段,每千克荔枝的人工成本超過1元,而收購價僅幾毛錢,明擺著是虧本的買賣,誰都不愿意再掏錢,棄摘是很無奈的選擇。”劉增富如是說。
對此,茂名市水果局副局長劉付嶠稱,今年當地荔枝銷售價格在前、中期比較穩定的,甚至有些優質荔枝品種售價較去年還略高一些,但后期受到周邊大量荔枝成熟上市的沖擊,價格下跌幅度較大,出現個別果農棄摘現象。
高州是茂名荔枝主產區,超過6成的荔枝是黑葉品種。“質量好的荔枝售價還算穩定,但是質量稍微差一點的,價格就低到讓人不忍卒睹,今年黑葉是賣得最賤的”。曹江鎮果農張忠說,“在收摘黑葉荔枝時,很多收購點因貨滿為患,不肯再收,無奈之下,我們只好將荔枝鮮果拉回家里喂雞。”
劉付嶠表示,今年荔枝總體價格比去年偏低,但荔枝銷售多了一個“電商”渠道,對分解果農的“甜蜜負擔”有很大幫助。據其介紹,雖然今年“電商”銷售總量不是很大,但是已有1000多家網店在全國各地銷售茂名荔枝,使得外人對茂名荔枝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很多人因為在48小時內嘗到新鮮荔枝,便重復購買,這為以后荔枝網絡銷售打下良好的基礎。
據了解,目前茂名全市荔枝中熟品種太多,占據總量的6成左右。當地有關部門正在著手嫁接改良工作,計劃將現有的部分中熟品種改良為早熟品種,形成早熟品種3成、中熟4成、遲熟3成的總體架構,這樣可以避免荔枝集中成熟上市。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茂名荔枝深加工比較薄弱,目前僅有荔枝干和荔枝酒。當地政府應引進更多的荔枝深加工企業,大量收購荔枝鮮果,加工多元化的荔枝食品,解決果農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