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家大型超市發現,將水果去皮、切塊、裝盒銷售已成為商家的營銷手段,這些果盤的價格在10-20元左右,內容多樣,包括火龍果、哈密瓜、提子、菠蘿、榴蓮、菠蘿蜜等。位于大市口附近的一家超市里,記者看到,這種水果拼盤十分受歡迎,不少市民在購物時都會帶上一盒水果拼盤。“主要是圖個方便,回家不用自己削皮,打開包裝就能吃,看起來也挺干凈。”正在挑選水果拼盤的一位年輕女子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大多數水果拼盤上只貼有一張小標簽,注明產品名稱、凈重和價格,卻沒有保質期等內容。超市工作人員介紹,水果拼盤當天會賣完,隔夜不會再賣,所以一般不標注保質期。
在微信朋友圈里賣水果的微商也不在少數,這些微商的銷售目錄里,“鮮果切”也成了香餑餑。在一家微商的宣傳照片里記者看到,越南紅心火龍果“果切”26元/份,澳洲無籽青提28元/份,都樂菠蘿24元/份,臺灣水仙芒28元/份……“果切”琳瑯滿目,一共有十多種。老板告訴記者,因為切好裝在透明餐盒里的水果吃起來很方便,而且干凈衛生,很受顧客歡迎,“辦公樓里的白領買的特別多。”隔三差五就在微信上買水果的市民左女士告訴記者,“水果拼盤我經常買,因為有些水果買多了吃不完,放冰箱里隔天又不新鮮了。買切好的水果挺方便的,看起來也挺新鮮,周末會買這樣的水果帶孩子出門玩的時候吃。”
市第一人民醫院營養師謝菲表示,這些切塊水果雖然食用方便,卻不如完整的水果吃著放心。她介紹,因為商家切水果的刀具是否消毒、水果切好后擺放了多長時間等因素都不清楚,而且水果表皮去除后與空氣接觸,其中的維生素及其他營養成分就會流失。最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現成的水果不能保證是否新鮮,特別是在夏天,如果切好的水果在高溫中擺放過長時間,可能就會造成變質,引起食用者嘔吐、腹瀉,甚至腸道疾病。所以,建議市民還是買新鮮的水果現切現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