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贛州市質監局傳來好消息,贛南臍橙入圍商務部、質檢總局中國與歐盟地理標志協定談判的地理標志產品清單。據悉,此次系中國與歐盟在2010年成功開展第一批“10+10”地理標志產品互相認可的基礎上啟動的第二批試點項目,全國僅12個地理標志產品入圍。
中歐互認地理標志產品享受歐盟法律保護
2012年11月30日,中國與歐盟“10+10”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談判結束,平谷大桃、龍井茶、琯溪蜜柚、陜西蘋果、龍口粉絲等10種中國農產品在歐盟成功注冊地理標志保護,成為第一批中歐互認地理標志產品。這些產品在歐盟市場上享受法律保護,如出現假冒和侵權,歐盟會依照地理標志專門法追究其侵權責任。
7月3日,贛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法規科楊海楓告訴記者,一旦贛南臍橙成功入選中歐互認地理標志產品,將可以更好地在歐盟27個成員國得到推廣,運用歐盟法律維護贛南臍橙品牌,以提高銷量。同時,也為贛南臍橙打破國際貿易中的綠色壁壘,獲得國外消費者的認可提供了捷徑。
贛州市果業局數據顯示,2013年全市臍橙種植面積達174余萬畝,年產臍橙150萬噸以上。而贛南臍橙的年出口量約為6萬噸,僅占總產量150萬噸的4%,主要出口地為東南亞、中東、俄羅斯、芬蘭、希臘等24個國家、地區。贛南臍橙國外市場潛力還很大。
一張贛州百萬果農增收的“金名片”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市場上假冒贛南臍橙很多,造成贛南臍橙自身競爭力不足,產量大銷售市場卻不夠廣,導致一定的供求失衡。
“當前贛南臍橙果農收入遇到了瓶頸,與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新奇士臍橙相比,贛南臍橙雖外觀更好、表皮更為細嫩,可吸收的營養物質高3%以上,優質卻沒有賣到高價,價格比新奇士臍橙低得多。”信豐縣田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張祥進坦言,贛南臍橙仍是以初級產品的形態出口,無法帶動產品附加值的提高,出口價格受到限制。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祁春節認為,一旦贛南臍橙最終成為中國與歐盟互認的地理標志產品,勢必使得歐洲消費者增強對中國農產品的認可,銷路拓寬了、出口價格上去了,必將帶動贛南臍橙產地收購價格的上漲,給贛州百萬果農帶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