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棵菠蘿蜜在往“水往上流”市集的小路右側,樹上的十多顆大小不一的菠蘿蜜果實十分醒目,每天吸引大批陸客留影,有的陸客單純站在樹下在合照,有的手摸果實,享受真實接觸的喜悅。
“水往上流”市集負責人答艾說,在一二十年前,東河都蘭部落等處流行種菠蘿蜜,處處可見菠蘿蜜樹。后來因為沒有市場,陸續砍掉,目前剩下的不多,他家還有1棵。菠蘿蜜果實一般重10臺斤(1臺斤約0.6公斤)左右,也有長到30多臺斤重的,果肉肥厚柔軟,相當香甜,有“熱帶水果皇后”之稱,但處理過程很麻煩。答艾說,果實有黏液,要戴手套處理,能食用的果肉只占約2成,加上太甜,大多數臺灣人不喜歡吃,但陸客很愛吃。
“水往上流”市集販賣切好的菠蘿蜜,1盒200克賣50元(新臺幣),很受陸客青睞。但答艾說不是天天有貨,要農友送貨來才有得賣。
除了“陸客合影第一名”的菠蘿蜜樹,“水往上流”一帶的木棉花最近盛開,陸客爭相與花合照;風景區內的一些花景也成了陸客“人比花嬌”的取景對象。除了“水往上流”奇觀,樹與花是陸客東臺灣之行的美麗回憶。兩岸游客對景物的感受差異性,從中可看出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