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雷響,萬物長”。在漢中市漢臺區的兩萬畝設施蔬菜園區,種植戶們紛紛進入大棚育苗移植、噴灌水肥,希望通過農業科技的運用,讓設施蔬菜增產,農戶增收。
一場春雨過后,漢中市中園農業園區的種植戶們,開始在蔬菜大棚里種植茄子,他們把提前培育好的秧苗移植到大棚的營養土里,比過去撒種的方式節約了人工,還可以提前開園上市。
漢中市漢臺區中園農業園區 技術人員 徐小明:栽到地里要比外頭的提前上市一個月,外頭才買一塊錢,我們能賣兩塊五。
徐小明說,目前他們園區種植了40畝大棚茄子,畝產可以達到12000斤,提前上市后種植戶們就可以多賣50多萬元。蔬菜大棚的迅速發展,得益于漢中市漢臺區實施的農業倍增工程。去年漢臺區安排800萬元發展設施蔬菜,新增2000畝設施蔬菜大棚,并配套建設智能化育苗中心、有機肥園等。每個園區由一名農業干部包片,每建一畝鍍鋅管大棚,財政給予5000元的扶持資金,還給予機耕路、機井房建設方面的扶持。今年,漢臺區獅子營村又新增了200畝雙層鋼管大棚,大棚蔬菜的種植面積達到1200畝
漢中市漢臺區獅子營村黨支部書記 許大慶:保溫性能比較好了,還有吸收光照的面積比較大。土地缺什么廢料,我們可以在灌溉的時候,水肥為一體,通過滴灌,灌到里頭。
目前漢臺區有設施蔬菜兩萬畝,大量農業新技術的投入使用,使蔬菜的質量得到保證,加上復種和套種,產量也大幅增加,今年還將新增10%以上的種植面積。
漢中市漢臺區農業局副局長 張寶安:總產達到32.5萬噸,設施蔬菜占到全區蔬菜總面積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