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花王”的致富路

   日期:2015-03-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98    評論:0    
  十多年前,一個果園技術員,不甘平庸過余生,借錢創辦了2000多平方米的花卉基地。
 
  十多年過去了,昔日的技術員已經成為了養花大王,不僅自己致富,還帶領身邊的村民共同奔小康。他,就是興安區長勝村陽光園林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長輝。
 
  擁有10萬平方米基地、百余名員工的李長輝,依舊樸素得如普通農民一般,記者去采訪時,他正在花窖里和員工們一起忙碌著。談起致富之路,李長輝說,源自于多年來一直堅持圍繞市場求發展、尋求合作擴規模和多元發展的經營思想。
 
  圍繞市場求富路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李長輝偶然在報紙上看到別人通過養花走上致富之路的報道后,當過果園技術員的他活心了,“咱既會修剪,又會嫁接,別人能靠這發財,我也能。”有了這個想法后,李長輝經常到花市上轉悠,觀察本地花卉的品種、生長習性、銷售情況等,為了解得更詳細,他還到佳木斯、伊春等地考察。跑完了市場調研,李長輝感覺到花卉市場“錢景”廣闊,能賺錢。1998年,李長輝從親朋好友處湊了30萬元,在興安區長勝村籌建了養花基地,開始了創業之路。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為了養好花,起初時,李長輝冬夏、黑白都住在花窖里,冬天里,床鋪的一頭是花,一頭是煤堆,感覺窖里涼了,馬上起身燒火;夏天時,天氣燥熱,他就勤通風,常澆水;他還抽空多方學習鮮花的栽培技術,不懂的及時向同行請教。功夫不負有心人,李長輝種植的串紅、萬壽菊、雞冠花等品種獲得了成功,并逐步打開了市場銷路,當年實現收入10多萬元,三年還清了全部借款。
 
  尋求合作擴規模
 
  花卉基地有了一定效益后,李長輝沒有滿足現狀,腦海中有了進一步擴大規模的想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出現,使他的想法得到了實現,他領辦成立了陽光園林種植合作社,新建了占地7萬平方米的苗木基地,員工發展到幾十人,帶動了周邊100多戶農民參與經營,共同致富,戶均增收5萬元左右。
 
  規模擴大后,由于之前沒有成功的經營可借鑒,管理方式和經營手段的落后問題凸顯了出來。為了盡快解決問題,李長輝訂閱了近20種花卉雜志、報紙和專業書籍,并與全國15個省的大中專院校、花卉基地建立了聯系,先后開發了10多個新品種的剪嫁繁殖。為把花卉基地辦出特色,他花費100多萬元,建設了智能化溫室,采用計算機技術創造植物生長的最佳環境,實現了澆水、施肥、光照等智能機械化操作。為了加強管理,他聘請了專職技術、財務等管理人員,制定相關制度,做到企業化運作。同時還為員工繳納了養老保險,穩定員工隊伍。
 
  幾經風雨,終見彩虹。經過16年的發展,陽光花卉育苗基地和樹苗基地相繼建成,花卉品種也由當初的十幾種發展到幾十種。其中,蝴蝶蘭、杜鵑、鳳梨等品種,花期由春季提前到了春節前,成為了“春節暢銷花”,填補了我市空白,產品還遠銷哈爾濱、佳木斯、雙鴨山等地?,F在基地與幾十家單位建立了供花供苗渠道,年銷售量達到幾十萬株。
 
  多元發展奔小康
 
  想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降低經營風險、拓寬經營范圍,實現多條腿走路,這是李長輝的創業思路。草本花卉經營成功后,李長輝決定開始圍繞花卉多元發展。他首先發展了木本花卉,木本花需要從廣州引進,路途遙遠、運輸時間長,但在本地有市場,他就采用少進、快銷的方式,幾月下來,銷量直線上升。隨后李長輝發展草坪種植,當時正值我市城市建設大發展期,他看準市場,立即租下5萬平方米土地,種植草坪。由于引進了優良品種,他種的草坪草齊、色正,一上市就受到好評,僅此一項年創收100余萬元。有了資金積累后,李長輝又進軍景區園林建筑業,并獲得成功。現在,李長輝正帶領合作社成員籌建集觀光、采摘、餐飲于一體的生態農莊,預計今年建成。
 
  創業無止境,事業無窮期。16年的發展,李長輝已經由當年的“養花小子”成長為“花王”,先后獲得“省優秀實用人才”、“市特色優質高效大王”等榮譽。面對榮譽和前方的道路,李長輝深知肩上的責任依然重大,他要繼續拼搏努力,把眼光放得更遠,把目標定得更高,為我市的新農村建設和農民兄弟的脫貧致富貢獻更大的力量。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