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了飼料,造成了400多只帶仔母兔和2000多只商品兔死亡,該飼料廠承諾給予賠償,但至今未賠償。”3日,家住臨沭縣大興鎮前官街村的村民劉女士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
據劉女士介紹,從2007年開始,她就開始養殖獺兔,養殖事業一直比較紅火。“當時只是引進了360只種兔,后來慢慢形成了1200只種兔、近萬只商品兔的規模。”
然而,2014年11月發生的一件事情卻讓劉女士懊悔不已。“以前喂養的都是別的牌子的飼料,近些年來,我也換過幾次飼料,兔子成長也很順利。”劉女士說,就在2014年11月3日,在熟人的推薦下,她購買了位于費縣薛莊鎮的費縣海瑞達飼料有限公司生產的“海瑞達”牌飼料,令她沒想到的是,喂到第二天時,意外出現了。
“先是兔子之間互相咬毛吃,我就給飼料公司進行了反映。其公司人員過來看了后說給調換一下飼料,接著又重新從他們公司進了一批調氨基酸的飼料,誰知喂養了之后兔子之間還是相互咬毛。”劉女士說,更讓她意外的是,從第四天開始,兔子開始出現死亡,“當天就死了5只老母兔,后來越來越多,每天死亡的兔子數也從幾只增加到幾十只。”
疑與飼料有關,說好的賠償也沒了
劉女士告訴記者,在最初發現兔子死亡后,她立即與該飼料公司負責該區域銷售業務的蘇經理及推薦使用該飼料的熟人取得了聯系。“業務員說這批飼料里加有預防球蟲病的藥物,我又加了藥物,藥物疊加造成了兔子中毒。聽說后,我在繼續使用該飼料喂養的同時,趕緊給兔子解毒。”
劉女士稱,如果是中毒,兔子出現這種情況后,一般3至5天就可以解完毒,7天之內徹底治愈,但讓她疑問的是7天之后還是有兔子持續死亡。“我趕緊再次聯系了廠家,他們說中毒和正常的投藥不一樣,持續的時間長些,半個月后就好了。聽說后,我就又購買了批這種飼料,不再添加球蟲藥,誰知半個月過去了,每天死亡的兔子依然不斷增加。”
“我趕快讓業務員給該飼料公司負責人打電話,讓他來看看現場。他們說兩三天就過來,但后來負責人今天說開會,明天說有事,好幾個兩三天過去了也沒有過來。由于不敢投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死亡,一天死亡二三十只老母兔子,最后實在是等不來了,我們就趕緊換回別的飼料了。”
據劉女士介紹,他們家的兔子都是自產自養,仔兔(養殖戶稱為商品兔)滿月就斷奶,然后從母窩里移出去,喂養4個月后就開始銷售。“當時算上1200只母兔,兔場共有近萬只兔子,在更換飼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共造成了400多只帶仔母兔和2000多只商品兔的死亡,按目前的市場價,損失有14.5萬元。”
劉女士說,在此期間,她不間斷跟飼料公司聯系,“到了我停止喂養他們飼料的第三天,公司的負責人和技術員過來了,負責區域銷售的業務員也過來了,簡單看了下現場,該負責人既沒說飼料問題,也沒說喂養問題,就喊我們一起去飯店吃飯了。”
劉女士告訴記者,吃飯的時候,該負責人向她表了態。“當時他說‘嫂子,你得允許我犯錯誤,我們以后還要合作,你的損失我們給你賠償。’當時我認為人家作為公司老總,都已經做出了承諾,也就沒問給賠償多少。”劉女士說,得到答復后,她認為也就沒必要再做鑒定了,為了防止傳染,她將死亡的兔子深埋進行了處理。
然而,讓劉女士沒想到的是,20天過去了,再也沒見飼料廠家來人聯系處理此事,她又找到該公司。“他們說同意每噸貨物贈送一包作為賠償,以后繼續合作。損失這么大,這樣處理我肯定不愿意。”劉女士氣憤地說,后來她又多次和該飼料廠方進行交涉,“現在重新更換別的品牌飼料后就沒事了,兔子大量死亡肯定與飼料有關,說好的賠償也沒了,打電話也不接,太氣人了。”
廠家稱飼料沒問題 客戶可以進行檢測
隨后記者聯系了當時負責該區域銷售的業務員蘇經理,蘇經理稱,確實有這么一回事。“當時協商處理的時候,公司負責人確實說了,承擔責任,承諾賠償,這事之后這邊的業務就停了,我也不干了,具體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
隨后,記者聯系了費縣海瑞達飼料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王經理稱,他們確實接到了該客戶的反映。“造成兔子死亡的原因很多,藥物、水、天氣忽冷忽熱都可能。我們飼料都是合格的,每一批次都有存檔,都是經過嚴格化驗,該養殖戶兔子的死亡肯定與飼料無關。”
王經理稱,與這一批次一起生產的飼料別的養殖戶也在用,但是并沒出現問題。“當時我們的技術人員把飼料帶回廠里檢測后,發現各項指標都符合標準。”
對于劉女士反映的其承諾給予負責賠償,負責該區域銷售的蘇經理也進行了證明,王經理稱,“該客戶想干業務員,我當時說干業務員可以,我們可以給你發工資,根本就沒有承諾賠償。而且原來公司負責該區域銷售的業務員,由于沒有完成銷售量,已經被公司開除了。客戶如果質疑飼料有問題,可以自己拿去化驗,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肯定負責,不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無法賠償。”
消費者協會:保留證據、查清原因、及時反映
情況的發生讓劉女士很無奈,同時供貨的飼料廠家也感覺很冤枉。作為消費者,遇到這種情況如何處理?對此,記者咨詢了市消費者協會。“遇到這種情況,消費者要保留證據,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才能避免糾紛。”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孔令坤說。
孔令坤稱,飼料不是別的物品,因此養殖戶在更換飼料時一定要注意查看包裝是否規范,標簽是否完整,有無合格證、廠名廠址、商標標識、生產日期、保質期及使用說明等,每次進貨的時間要做好記錄,并保留好購貨發票。“在每次更換飼料喂養時都要保留樣本,當養殖的牲畜發生異常或者死亡后,要及時進行拍照,向相關部門匯報,同時將飼料及出現異常或者死亡的牲畜送至相關部門進行檢驗、認定,同時向畜牧等專業部門進行咨詢,以便搞清原因。”
孔令坤稱,當養殖的牲畜發生異常或者死亡后,要及時與廠家溝通,溝通過程及內容最好也做好記錄。“養殖戶要保留好證據,查清原因,協商不成,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才能避免糾紛,挽回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