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朱紅波那棵十四年株產300斤的貢柑,很多人都投來羨慕的目光。作為1998年就從德慶引入貢柑種植的第一批種植戶,朱紅波表示,技術都是自己摸索,貢柑就跟人一樣,掌握它的“脾氣”,就好相處了。貢柑給他帶來財富,也給他帶來滿足感。如今,除了繼續(xù)擴大種植規(guī)模,他也希望能多與農戶交流技術,共同發(fā)展。
1月16日,記者來到朱紅波黃坑藍田村的家里,5層高的樓房在周圍泥磚房的包圍中顯得格外顯眼,蓋樓的50多萬元都是他種貢柑得來的。而近幾年,全村的村民都種上了以貢柑為主的柑桔,較之前種水稻,收入翻番。
為什么種的都是貢柑?朱紅波告訴記者,他是1998年和朋友去德慶學習,看到貢柑上的重大商機才開始種柑桔的。起初,他種600棵柑桔,包括貢柑、沙糖桔、年桔,但最終決定只專心種貢柑。原來,粵北山區(qū)冬季氣溫較肇慶要低,遭遇霜凍機會大,霜凍果是賣不出去的,而貢柑要比沙糖桔早上市,12月底基本收完,可以有效避免霜凍。同時,在賣果時,朱紅波發(fā)現(xiàn),貢柑的價格從來不會跌到1元以下,而其它柑桔遭遇“爛市”的概率較高。于是,他就一門心思種柑桔,與貢柑結下不解之緣。
膨果施“偏肥”
大寒一到,便是施冬肥的重要日子,朱紅波又要馬不停蹄地忙碌了。除了本村的40畝10年以上豐產貢柑,在韶關曲江區(qū)樟市鎮(zhèn)、曲江區(qū)楓灣鎮(zhèn),他還有370多畝新擴種的貢柑。施肥技術上,朱紅波將“科學”二字擺在最前面。施冬肥,在摘完果后,6年以上樹齡施用10斤有機肥,10年以上樹齡施用15-18斤有機肥,復合肥只施用幾兩,挖溝施肥即可。下完冬肥,早春春梢抽出時,也是根系發(fā)新根重要時期,冬肥的合理施用,可保證春梢齊整,根系發(fā)達。同時,由于粵北氣溫低,若在春梢萌發(fā)時,葉面噴施蕓苔素內酯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可有效起到抗凍、促進花芽分化的作用。
除了大寒肥,還有一個關鍵的施肥時期,即膨果期。按他的經驗,用花生麩+有機肥+復合肥混合施用,復合肥選擇要注意“偏肥”(主要指N:P:K比例不一致),N:P:K的含量建議在6:8-12:20合宜,鉀的含量要高。
讓農戶煩惱不已的黃化,在朱紅波看來,主要是施肥不當導致,如株施復合肥過量,天氣不好,一下雨就燒根、爛根。
水分管控得當防裂果
據朱紅波介紹,黃坑鎮(zhèn)貢柑上的炭疽病發(fā)生情況并不嚴重,他的果園是2009年才出現(xiàn)該病,但若不及時預防,后果仍非常嚴重。“久雨天晴就打藥”,在他看來,雨后天晴就趕緊打藥,苯醚甲環(huán)唑便可防住炭疽,而其它病害也是重在預防。
貢柑上最怕的裂果,在朱紅波看來,水分管理得當,便可有效預防。裂果主要發(fā)生在果實從膨大期轉向著色期,久旱落雨,就會導致裂果。貢柑的習性是,水分不充足會導致果小甚至落果,而水分突然增加,容易裂果。預防貢柑裂果,主要是水分管理一定要均勻。水田和旱地的保水能力不同,對于缺水的坡地,最好建儲水池,做好噴滴灌措施。在水分控制的同時,葉面噴施鈣肥,可有效改善裂果情況。
剪掉內膛枝促大果
正是由于貢柑大小果賣價相差大,朱紅波總結出一個好辦法,即在每年冬剪時,將內膛枝剪掉。剪掉整株三分之一的梢,讓外圍枝充分吸收營養(yǎng)。在他看來,保證外圍果的營養(yǎng),果大,品質好,產量也不愁。他10年以上的豐產樹產量多在200-300斤。
還有一個長大果的秘訣,便是找準保果時期。俗話說,“清明前保沙糖桔,清明節(jié)后保貢柑”,清明節(jié)后,貢柑謝花達成8成時,便要開始保果,除細胞分裂素+高磷、高鉀葉面肥保果外,朱紅波的經驗是還要補加細胞激動素,可有效分出大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