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吳忠日報》消息 近日,在利通區扁擔溝鎮高糜子灣村泵站抽水房,村民丁生云正在對電機進行檢查,他說:“水渠修好了,泵站也重建了。以前大家得靠天吃飯,現在咱只需動動手指,啥心都不用操。”去年,高糜子灣村村民向市水務局反映,該村渠系老化破損、滲漏嚴重,配套建筑物年久失修,3000畝耕地灌溉困難。面對群眾的期盼,市水務局立即行動,使扁擔溝鎮古城節水改造工程立項并實施。
2014年,自農田水利建設戰役打響后,利通區建設金積鎮、高閘鎮、金銀灘鎮等6個重點治理片區、9個綜合治理片區、10個鞏固片區、11項重點工程,實現36萬畝高標準農田全覆蓋,打造農田水利建設升級版,持續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建設美麗鄉村夯實基礎。紅寺堡區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全力打造寧夏乃至全國最大的高效節水示范區,不斷推動葡萄產業發展,讓賀蘭山東麓葡萄長廊成為“明星產區”。青銅峽市拿出1324萬元資金專項用于機械清淤,往年人山人海清理農溝的場景已被機械化施工所取代。鹽池縣實施高效節水、水土保持等36項重點工程,高標準建成了27個萬畝以上綜合治理片區,形成了一條長400余公里的農水建設治理帶。同心縣完成畦田建設18萬畝,開工建設興隆新生、王團大溝沿等7處高效節水建設項目,完成同德、菊花臺、旱天嶺生態移民村高效節灌種植枸杞2.4萬畝,大幅度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市水務局局長蘇曉理介紹,對于農水建設,我市一把尺子卡到底、一個標準管到底,嚴把技術和質量關,高標準建設32個重點治理片區,全面提升農田水利建設標準。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開展的黃河杯競賽中,我市已取得了連續6年縣縣得獎、連續8年獲得市級組織獎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