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裴道建,是他參加“暖冬暖心”活動。在情人節當天,他在市區義賣了1000份草莓,善款用來幫助完成“暖冬暖心”活動孩子的“微心愿”。
裴道建是阜寧縣東溝鎮的一位農民,高中畢業后他到上海打工。在上海幾年時間,他在一家建筑隊做水電工。“身在曹營心在漢,自己一直還是想回鄉創業。”裴道建這樣形容自己打工的日子。
2010年,裴道建沒有隨著打工隊伍回到上海。他在家鄉搞起糧食收購的生意,一做就是兩年。在這兩年期間,他也掙了不少錢。創辦了綠野園家庭農場,則有點偶然。
2013年年初,他在糧食收購途中,遇見一位種植草莓的外地人,外地人在鎮上承包土地種植草莓,而且正在尋找地方擴大種植面積。這個事情給裴道建很大觸動,他認為既然外地人到本地種植草莓能掙錢,自己也應該嘗試去做。
想到就去做,是裴道建的性格。他跑到廣東、張家港、山東等地去學習草莓種植技術,并于2013年10月份在鎮政府的幫助下,在村里面承包了60畝土地,創辦了綠野園家庭農場,進行草莓種植。去年他在農場種植了8畝草莓,每畝的收成在1500公斤左右,收入相當的不錯。
“我想搞休閑觀光農業,而且是彩色觀光,大人小孩來了可以吃五顏六色的水果,在彩色樂園中共享綠色樂趣。”裴道建談起新年規劃時,對鹽城晚報記者這樣說道。
對于如何建設彩色休閑觀光農莊,裴道建顯得胸有成竹。“彩色觀光就是在農場里面,不同季節長了不同的瓜果蔬菜,形狀、顏色自然不同,就是同樣的水果比如葡萄,我將種植十幾個品種,掛果后紅的、紫的、青的什么顏色都有。”裴道建介紹。在綠野園家庭農場,記者看到有30畝葡萄苗正沐浴著陽光茁壯成長,已經搭建好的水泥樁子整齊有序。“這條路準備鋪上草坪,頭上是葡萄架,搞‘美人指’、‘金手指’走廊,摘葡萄的季節,人們可以在綠色走廊觀光休閑。”談到新年新規劃,裴道建的話滔滔不絕。
“那邊靠路邊,還準備建一個兒童彩色樂園,讓到這里的孩子們有得吃有得玩。”裴道建已對大棚種植有了自己的一套經營思路。“休閑觀光農業,在我市還比較少,過一兩年,葡萄掛果了,火龍果成熟了,加上櫻桃、圣女果、西蘭花、蘆筍,從春天到冬天,一年四季有瓜果蔬菜,色彩還不一樣,我的彩色觀光園就美了,日子會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