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南非專家對我國鮮棗有害生物風險分析和實地考察結果,經中國南非兩國檢驗檢疫部門協商,雙方于2014年12月簽署了《關于中國鮮棗輸往南非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國家質檢總局于2015年1月21日發布《中國鮮棗出口南非植物檢驗檢疫要求》公告,自即日起,允許符合條件的鮮棗出口南非。
去年9月2日至3日,南非檢疫專家來到濱州現場考察,對沾化冬棗的質量體系控制,特別是在實蠅等檢疫性有害生物監測、農業投入品控制及包裝加工等方面給予了高度評價。目前沾化冬棗鮮果出境果園備案面積達到了338.5畝,實現了農業投入品“五統一”(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生產資料,統一噴藥、統一施肥,統一澆水)管理,提升了冬棗種植、加工的層次,向GAP(良好農業操作規范)種植靠攏,沾化冬棗打入了新加坡、阿聯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市場,出口規模逐年擴大,為濱州冬棗果農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據統計,2008年以來出口冬棗248.2噸,創匯214.38萬美元,逐步成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新興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