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9歲的郭樹和年輕時就敢于嘗試新鮮事物,20多年前,他在慶安縣東風村第一個養起了綿羊。那時,一只母羊成本100多元,養一年能得兩三個羊羔,凈賺200多元,那一年,郭樹和養了70多只母羊,純掙了1.5萬多元。第二年,郭樹和擴大了養殖規模,養母羊100多只,由于科學管理,精心喂養,當年繁殖了200多只小羊,純掙了2萬多元。
郭樹和過去養的是純綿羊,現在養的是純棉羊和小尾寒羊的雜交后代,這種雜交羊免疫力強,成活率高,肉味鮮美。隨著養殖規模的提高和羊價的上升,郭樹和的養羊收入逐年增加。2010年,郭樹和在東風林場養了170多只母羊,當年繁殖了300多只小羊,純掙了20多萬元。
郭樹和說,雖然小羊五六個月就能繁殖,可是頭胎的成活率不高,當年產子的母羊往往也缺乏育子的經驗,表面看用當年長大的小羊繁殖比兩三歲的成年羊成本低,但是效果并不好,所以有經驗的養殖戶很少用當年長大的母羊繁殖。一般每年春節、夏季、秋季都需要對羊群進行防疫,春季最為關鍵。
一些農民看郭樹和養羊掙錢,也跟著養了起來,遇到不懂的地方,總找郭樹和請教,郭樹和也樂此不疲,有求必應。2011年,郭樹和成立了養羊合作社,他任理事長。合作社為入社的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對羊提供統一防疫。如今村上參加合作社養羊成規模的有10多戶。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很多惠農政策,東風村農戶養羊積極性越來越高。面對記者,郭樹和說:通過自繁自養,自己每年的養羊收入都不低,今年養殖的母羊將達到600多只,至少可產小羊1000多只,掙個八九十萬不成問題,羊年了,還要繼續賺點“羊財”,希望左鄰右舍、鄉里鄉親都發“羊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