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旮旯里的“致富夢”

   日期:2015-03-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90    評論:0    
  “山上有幾十個工人正在砍甘蔗呢,下午6時要去發放當天的工錢。”近日,筆者來到興業縣蒲塘鎮龍旗村雞母塘自然村雞母塘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辦公樓,看到李志旺和李添正在計算當天要發的工錢。他們計算工錢笑著跟筆者打招呼。
 
  李志旺是龍旗村主任,李添是雞母塘理事會副會長,兩人都是雞母塘自然村人,也是合作社的農場負責人。
 
  “成立合作社就是想要帶領全體村民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談起成立合作社的目的,李志旺一臉的認真。
 
  “成立合作社,我們大家‘抱團’致富。”
 
  雞母塘的農民真齊心!
 
  雞母塘是龍旗村的一個自然村,位于蒲塘鎮西北面,距離圩鎮約5公里,全村人口約770人。村民收入主要靠種植傳統農作物和外出打工,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偏僻小山村。
 
  為使廣大村民積極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搞好本村新農村建設,經該村村民代表大會討論,2013年10月成立了雞母塘新農村建設村民理事會。理事會的職權主要是組織召開理事會議,制定本村發展規劃、規章制度和公共設施建設規劃,宣傳動員群眾進行新農村建設等。
 
  這不,理事會剛成立,理事會成員就開始謀劃要在村里干一番大事業了!
 
  “我們村可以成立合作社,把分散的資金、智慧和力量結合在一起,利用村里的荒山搞特色農業種植,增加農民收入。”在一次理事會常務會議上,村里的外出熱心人士李志才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這想法太冒險了,能行嗎?”“我覺得這想法不錯,村里要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就必須大膽嘗試。”“我們村這么偏僻,種出來的東西能銷售出去嗎?”“李志才在外見多識廣,我相信他!”……在這次理事會會議上,雖然不少人對李志才的想法表示懷疑,但大家盼望早日奔上致富路的念頭是一致的。經過大家反復斟酌,再三討論,最終大家一致通過了成立合作社的決議。
 
  “合作社以自愿入股為原則,每股500元。”理事會副會長李添介紹說。合作社采用了‘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模式,建立‘種苗供應→技術服務→農戶種植→儲藏保鮮→市場交易→物流配送’的農產品產業鏈,年產利潤全部用于社員分紅。
 
  得知村里要成立合作社,村民都很興奮,紛紛踴躍入股。在李志才的帶領下,合作社共籌集到了創業資金300萬元,雞母塘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也于2014年1月8日正式掛牌成立。截至目前,全村170戶村民,有168戶入股合作社。
 
  “要么別干,干就干出點名堂來。”
 
  全村人真是“蠻拼”的!
 
  “這里就是我們的農場。”搭乘合作社的面包車,繞過整個村子,筆者跟隨李添和李志旺來到了一個山嶺。
 
  雖然出發前,李添已經告知筆者,農場共有1200畝,但來到農場后,眼前的景象還是將筆者深深的震撼住了:1200畝是由大大小小近10個連綿起伏的山嶺組成的。每個山嶺都建有蓄水池 ,安裝有水管。農場里種滿了各種果樹,黃色的土地上除了果樹,幾乎沒有一根雜草,處處散發著泥土的芳香。站在山嶺最高處,環繞四周觀看,猶如身處一片黃色海洋中,不由讓人感嘆:真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農場共種有300多畝砂糖桔、200多畝紅心柚、40多畝馬水桔、40多畝青皮桔……”站在山嶺上,李添向筆者一一介紹。他告訴筆者,這些山頭全部是租農民的。原來是一片荒山僻壤,人煙稀少。為了開墾這些山頭,全村人都“蠻拼”的,吃了不少苦頭。“大家有力出力,齊心把合作社做大做強。”李添感慨著。
 
  繞過幾個山嶺,李添又帶筆者來到了合作社的180畝甘蔗種植基地。眼下正是甘蔗入榨的黃金時節,40多名工人正忙著砍收甘蔗運往糖廠。
 
  “既然加入了合作社,大家就一起拼唄。”正在蔗田里忙碌的李兆祥笑著說。在合作社成立之時,62歲的李兆祥踴躍入股2萬元,并積極參與合作社的各項發展工作。談到合作社的未來,他表現得信心十足,熱情高漲。
 
  “合作社剛成立不久就經歷過一次失敗,但是所有社員都沒有放棄,而是繼續跟著我們打拼。”李添感動地說。該基地在建成之初種植下了600多畝的葡萄、楊梅、無花果和香瓜,但是因為經驗、技術等各方面原因,不到半年就決定鏟掉果樹重新種植,直接虧損約180萬元。
 
  “虧損了一次,合作社所有成員的心更凝聚了。我作為負責人,更加要拼命干活,不讓社員們失望。”李添堅定地說,“要么別干,干就要干出點名堂來!”
 
  “讓全村人過上好日子”
 
  他們的愿望很強烈!
 
  “這里有30多畝地,規劃建成一個集自然景觀、健身休閑于一體的生態公園。建好后,將會大大改善雞母塘村的村容村貌,大大提升村民的幸福生活。”在雞母塘合作社辦公樓,村主任李志旺指著周圍一大片已平整的土地告訴筆者。
 
  “成立合作社不僅是要帶領群眾一起搞農產品種植共同走致富道路,還要帶領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讓全村人過上好日子。”李志旺告訴筆者,合作社成立后,村里的新農村建設也同步進行。合作社的法人代表李志才帶頭捐資14萬多元,裝修了合作社辦公樓、安裝路燈、平整土地、建設籃球場等。同時,合作社還通過理事會,成立了雞母塘基金會,每年對村中70周歲以上的老人、貧困學生和家庭、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進行獎勵。村民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得知村里要建設生態公園,不少村民還無償拆掉舊房,將土地讓出來。
 
  如今,在合作社的帶領和全村人的努力下,雞母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目前,30多畝的生態公園已平整好土地,建好了燈光籃球場,修建好水渠500米,全村道路全部硬化。
 
  “現在,我們主要是管理好農場里的所有果樹,盡快讓社員共享豐收的果實。村民們過上富裕的生活后,我們的家鄉也會一同建設得越來越漂亮的!”李志旺和李添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