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改進補貼方式。積極爭取農機購置補貼總額,穩定完善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全面推行“自主購機、定額補貼、縣級結算、直補到卡”補貼方式。積極推廣“一站式”便民服務和“每季度兌付結算”時限,以提高辦事效率,減少農民往返費用。
突出補貼重點。突出政策普惠性,在縣域范圍內選擇糧棉油作物生產關鍵環節的急需機具實行敞開、優先補貼。重點補貼大功率、高性能、復合式、市場急需的主推機型;優先補貼農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機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和報廢更新戶。
試點報廢補貼。確定不帶切碎裝置、橫軸脫粒收割機,普通旋耕機為報廢重點,更新為適宜秸稈還田機具。
強化監督管理。加大政策宣傳,著力推動補貼信息宣傳進村入戶,增加政策透明度。加強系統操作人員培訓,嚴格規范操作,嚴守各項規定。擴大補貼機具核查面,推行“人機合影,簽字確認”,壓實核機人責任。開展延伸績效管理,提升政策執行和監管水平。實施專項督查,重拳打擊違規違紀行為,確保補貼政策科學高效規范廉潔實施。
推進大宗作物全程機械化
全力擴展機插秧。堅持農機農藝融合,大力實施早稻工廠化育秧、中稻集中育秧及機插秧,適度推廣晚稻機插秧,積極探索再生稻機械化生產技術路徑。結合高產創建,實施機插秧整鄉整村推進工程,確保完成320萬畝機插秧任務。
推進油菜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實施扶持政策,強化指導,著力推廣油菜、玉米機直播,發展油菜、玉米聯合機收,示范油菜分段機收。
全面實施秸稈綜合利用。配合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好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組建專班,壓實責任,加強機具信息調度,集中時段,廣泛宣貫和實施農作物機械低茬收獲、秸稈還田作業標準,建立農作物機械收獲準入制度。采取地方財政獎補政策,鼓勵聯合收割機加裝和啟用秸稈切碎裝置,推行秸稈禁燒及農機作業補助,大力推廣秸稈還田、回收利用等作業機具,激勵發展秸稈收儲加工企業,擴展消化渠道,促進增值利用,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
拓寬農機服務社會化
大力發展新型服務主體。按“新建一批、規范一批、壯大一批”原則,加強農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建設。結合農村土地有效流轉,積極創建“千畝機械化家庭農場、萬畝農機專業合作社”。
此外,我市還將分步形成專業市場,完善農機維修網絡,為農民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