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辛勤勞作一年的農戶人多數在忙著走親訪友。但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六十六團良繁場的蔬菜大棚卻是另一派繁忙景象,棚農們正熱火朝天地忙增收。2月22日,記者走進良繁場九連的設施蔬菜日光溫棚基地,只見大棚里黃瓜頂出了花,西紅柿像燈籠掛滿了枝……“我們種的蔬菜都是綠色無公害,摘下來時都沾露水的,很新鮮,便宜了不賣……”老錢正將新鮮的黃瓜輕輕地摘下來,小心翼翼地放進筐內,準備一會兒到市場上去賣。老錢告訴記者,春節臨近,黃瓜的價格一路飆升還供不應求,他和老伴每天都能采摘將近50公斤黃瓜。
“以前種玉米、土豆,一年到頭也賺不了幾個錢?,F在我一個大棚的年收入就是3萬多元。而且我種的黃瓜品種優良,清脆爽口,營養豐富,生吃熟炒皆宜,絕對是上好的佳肴。”老錢自豪地對記者說。
走進外來民工杜群懷的大棚,他和母親正在忙著移植黃瓜。他說:“他來良繁場種地近10年了,除承包了20畝大田外,自己還種植了2座大棚,主要是秋冬季節種植反季節黃瓜、辣椒等。我的黃瓜采用的是在南瓜秧苗上嫁接技術,使用這種技術黃瓜品質好,產量高。加上大田,自己每年收入近10萬元左右。”
同樣在菜農孫治平的蔬菜大棚里,也是一片春意盎然。“看著長勢正旺的油菜、芹菜正是上市季節,心里那個美喲就不用提了,設施栽培使俺再也不用為冬季賺不到錢犯愁了。”老孫樂呵呵地說。
良繁場設施蔬菜日光溫棚基地負責人羅娜說:“近年來,良繁場大力鼓勵職工發展無公害大棚種植,職工在嘗到甜頭后,種大棚的積極性日益高漲,一年四季一樣忙,過年和平時一樣干。他們忙得高興、忙得快樂。”
“這些菜在夏天種,也就幾毛錢一斤,可到了春節,就身價倍增了。我們準備從簡過年,騰出精力發展生產,抓住時機增收致富。現在我們過年的方式和觀念都有了很大轉變,就連拜年串門也少了家長里短,談論最多、掛在嘴邊的都是種菜的方法、增產的竅門。雖然忙些、累些,但只要能掙錢,再忙我們也樂意。”老孫邊說邊笑,爽朗的笑聲久久回蕩。這是致富后的笑聲,這是幸福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