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日舉行的廈門檢驗檢疫局年度工作會議上獲悉,去年廈門進口臺灣水果1.98萬噸,增長51.9%,連續7年居大陸各口岸之首。
廈門檢驗檢疫局負責人士稱,臺灣各類食品大量選擇廈門作為其進軍大陸市場的“集散地”,檢驗檢疫部門深化臺灣食品檢驗監管改革,為臺灣食品提高通關效率提供便利。
記者從廈門東渡檢驗檢疫局了解到,去年廈門進口臺灣水果品種包括菠蘿、番荔枝、柚子、蓮霧、芒果、楊桃、番石榴、香蕉、木瓜、柿子、桔、橙、檸檬、棗、火龍果、哈密瓜、梨等。
檢驗檢疫人士介紹,去年廈門檢驗檢疫部門擴大“金酒模式”應用,出臺臺灣食品快速驗放促進計劃,對臺灣優質食品采取“快速驗放”。計劃實施后,口岸抽檢比率逐步降低,極大提高通關效率。目前,已有百余種臺灣商品加入該計劃。
此外,廈門檢驗檢疫局還舉辦兩岸食品安全監管經驗交流會,推動兩岸監管合作,標準互認;探索臺動植物檢疫新模式,在風險分析基礎上采信臺方檢測結果,促進臺灣農產品進口;支持港口資源及廈金航線優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