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豪金”,一個貶義詞。但在衡陽縣西渡鎮,卻成了鄉親們稱贊回鄉創業青年陶新宇的口頭禪。
陶新宇,1981年底生于湖南省衡陽縣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大學畢業兩年后,他放棄了海南的優越工作,毅然投身到了這片生養他多年的土地,頭幾年他在這塊土地上揮汗如雨,卻債臺高筑,但他并沒被這些困難所壓倒,而是堅持到了今天。
人們稱陶新宇為“土豪金”,是因為他回家鄉幾年時間,就干出了一番大事業。
他建有山野類、藥膳類蔬菜基地500多畝,年總產量6000多噸,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
2003年,大學畢業時,陶新宇找到了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應聘在三亞鳳凰機場,工作輕松體面,待遇也算豐厚。
但是,這些對陶新宇來說,總覺得與自己“創業當老板”的夢想挨不著邊,加上漂泊在外,缺乏一種歸屬感。
2005年,他辭去了那份工作,回到家鄉,試種一種藥食兩用的名貴蔬菜——庫拉索蘆薈。
剛回來的頭3年,他每天起早貪黑,一頭扎進了野山坡。
從家里到野山坡有2公里多路,每到播種催苗季節,陶新宇索性把鋪蓋搬到了山坡上。他用一些樹枝竹竿、塑料布,蓋了一個菜地“新家”。頭幾年春夏季節,他總是要在這樣的“新家”里住上3到4個月時間。
凡創業,不可能一帆風順。陶新宇的境遇也不例外。
試種蘆薈那陣子,因不懂栽培技術,加上收獲的蘆薈找不到市場,幾萬元的積蓄,被弄得血本無歸。
2008年暮春的一個深夜,大雨傾盆,菜地工棚里的陶新宇,隱約聽到遠處的菜地有聲響。他翻身起床一看,幾頭野豬闖進菜園,把花了近萬元的葉地青菜苗全糟蹋完了。陶新宇心痛極了,情緒十分沮喪。但他咬了咬牙,硬是重新購回了一批種子再種上。
“看準了的事,困難再大也要克服。”陶新宇對發展山野類、藥膳類蔬菜充滿自信。
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他籌到30多萬元的起步資金,在野山坡上又開啟了“從頭越”的夢想之旅。
他先后走訪了省內外30多所院校和20多個農科所,向近百位專家教授求教;并利用互聯網絡,查閱了上千種山野類、藥膳類蔬菜品種,從中挑選出了葉地青、土人參葉、庫拉索蘆薈等200多種集藥用、食用、環保功能于一體的名貴自然蔬菜,進行大面積試種、推廣,90%以上品種移植栽培成功,其中葉地青、庫拉索蘆薈等珍稀蔬菜,已打入湖南省內各大中高端酒店市場。在線上推出網絡銷售后,收獲的訂單源源不斷。
如今的陶新宇,不僅是名副其實的“特種蔬菜大王”,種植技術上,也成為了享譽雁城的“土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