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幾年靠種暖棚蔬菜‘發了’。瞧,那新蓋的兩層小樓還是帶院子的,多氣派!”筆者和沙鎮鎮技術站站長姜振喜同志一邊走一邊聊著侯家村里種植戶田士瑞種菜的話題,不知不覺中便來到了一大片冬暖棚前,田士瑞正和妻子一起往一輛農用三輪車里裝剛摘下的各種蔬菜,西紅柿、黃瓜、掛滿露珠,又鮮又嫩。老田看著這些紅綠相間的蔬菜,樂滋滋地說起了他這幾年種暖棚蔬菜的情況。
老田家里有8多畝地。往年他主要是種麥子、玉米、白菜之類的農作物,忙乎1年每畝地只有1000多元錢的收入,日子過得并不富裕。直到2002年,在鎮政府的引導幫助下,他領著妻子子學起了暖棚蔬菜種植。由于種了多年地有經驗,再加上妻子學歷高經常從網上下載一些農業種植技術的資料來看,老田夫婦倆很快就掌握了暖棚蔬菜種植的基本技術,加上農業技術人員的現場指導,由老田種植的蘿卜、大頭菜、洋蔥之類的“大路菜”個大鮮嫩,產量高、效益好,收入比以前多多了。
嘗到甜頭之后,老田先后在6畝地上建起了8個蔬菜暖棚,專門種植暖棚蔬菜,而隨著技術的提高和經驗的積累,老田又嘗試起效益更好的洋香瓜、西紅柿、黃瓜、冬瓜等“細菜”的種植。銷路一年比一年好。去年,8個暖棚給他掙回來了8萬多元。
有了錢,老田的日子也就比前幾年好過多了,他掰著指頭說,自打搞起暖棚蔬菜,家里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如今新樓房、嶄新的小轎車、新家具、各種電器應有盡有。為了讓種菜的路子再寬一些,他正思謀著再如何把蔬菜的品種搞得全一些,精一些。夫婦二人一有空就經常到網上、鎮技術站、農家書屋充充電學習蔬菜種植技術,再把所學新技術及時傳給周邊群眾,讓他們少走彎路,積極帶領他們通過辛勤勞動共同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