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斤的待檢蔬菜樣本在農檢技術員手中打漿后取樣25克,經過增添乙腈溶劑、提取勻漿、過濾定容等一系列嚴格細致的農檢程序,惠城區農檢中心可以對蔬菜中的有機磷農藥15個項目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惠城區農業局日前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工作“媒體開放日”活動,下一步將開放日擴展到市民群眾,讓市民親身體驗農產品檢測流程,讓入口農產品更加安全放心。
檢測員每天檢測九龍農業現代化示范園區蔬菜
炎炎烈日當空,惠城區小金口九龍農業現代化示范園區田頭檢測站站長何雪芳在農田里已經忙碌了一早上了。蔬菜種植戶熊云南對田頭一身大汗的何站長再熟悉不過了:“他們3個檢測員每天都會來我們菜地里采樣檢測蔬菜,還告訴我們怎樣用農藥比較合適。”
“農藥殘留是否超標,20分鐘就能確定。”在何雪芳的指引下,戴上手套體驗農檢流程:在熊云南的菜地里摘了青瓜放進采樣袋中,寫上編號并登記。回到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站中,取5克青瓜樣本,加入與樣品等重的緩沖液,攪拌和搖晃燒杯中的物體。隨后,將農藥速測儀接上電源預熱,取出農藥速測卡,將紅色藥片向上插入試紙槽中;用滴管吸取少量樣品液,滴兩滴到白色藥片上;滴液完畢后,按下速測儀開始鍵,10分鐘反應結束后發出提示音,就合上儀器上蓋,讓紅色藥片和白色藥片接觸,3分鐘顯色反應完成后也會發出提示音。
何雪芳說,打開速測儀后,觀察農藥速測卡上白色藥品的顏色變化,顯示藍色為陰性,蔬菜農殘檢測合格。跟陰性對照顯示淺藍色即為弱陽性,不變成藍色為強陽性結果。呈強陽性的蔬菜當場銷毀;弱陽性的推遲采摘期,等藥效過后才可摘收上市。“藍色,這批瓜是合格的。”在一旁觀察檢測結果的熊云南高興地說出結果來。
全區共有10個田頭檢測站
“惠城區農檢工作不僅擔負著全區15.42萬畝(復種面積)蔬菜質量安全的監測任務,更要擔負起惠州市區100多萬市民的吃菜安全重任。”惠城區菜工辦副主任陳景云說起農檢工作,就覺得責任重大。
惠城區蔬菜安全把控已經構建起五重關卡:“第一關在田頭,全區共有10個田頭檢測站,其中區農檢中心直管站3個、企業基地自檢站7個。”陳景云介紹,第二關到達鎮(街道)級站,目前全區13個鎮(街道)均設有鎮(街道)級檢測站。蔬菜檢測工作還設有巡回檢測服務隊,每天對散戶、邊遠菜場等開展流動抽檢,并對基層檢測人員和菜農進行技術指導。由外地進入惠州本地市場的蔬菜同樣要通過檢測關。惠州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的外地菜占六到七成,農批市場檢測站每年除了除夕夜和年初一,每天都要對農批市場蔬菜進行抽檢。第五關是惠城區農檢中心檢測室,未來計劃逐步開展亞硝酸鹽、重金屬、獸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殘留等項目的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