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海南:破解蔬菜貴 重在號準脈

   日期:2015-02-0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98    評論:0    

  破解海南蔬菜貴問題,政府從未缺席。近年來,海南投入真金白銀,通過建設常年瓜菜基地、蔬菜平價超市,補貼大棚設施、補貼流通環節等系列措施,頻頻干預市場,希望能夠抑制菜價的上漲。

  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應對了菜價上漲,但從長期來看,菜價高的問題并未得到徹底解決。隨著常年瓜菜基地閑置、平價菜超市關門等現象發生,不少市民質疑:為何這些調控措施治標不治本?

  生產供應環節

  疑問:大棚設施為何閑置?

  解答:企業種菜成本高于散戶。

  建議:扶持散戶生產,調整種植結構。

  海南夏季高溫多雨,葉菜生產困難,為解決這一難題,我省投入財政資金補貼大棚設施建設。然而,“大棚建好了,卻無人種植”現象頻頻出現。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我省政府扶持的常年瓜菜大棚設施基地大部分為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社。企業不愿意種植葉菜,很大原因是種植成本高于散戶。

  海南羅牛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山榮就坦言,相比農戶,企業種植葉菜需要額外承擔基地管理等費用,按羅牛山常年蔬菜基地200畝的規模計算,平均每斤菜將增加成本0.4元。此外,葉菜種植用工量大,企業還需要承擔高額的人工成本費用,生產的夏季葉菜產量卻并不比散戶高。

  而蒼東村、儒益村等常年不間斷為海口供應葉菜的散戶菜農,卻沒有得到補貼建大棚設施。少數菜農租用大棚菜地,租金高達4500元/畝—6000元/畝,極大地增加了種植成本。

  來自廣西的廖云夫妻倆在海口蒼東村租了3畝地,種了6年菜,算下來已經為海口供應了70多萬斤蔬菜。“海口太熱,到了夏季產量就很低。”廖云說,“想建大棚,但資金不夠。自己出錢建,因為地是租來的,也沒有積極性。”

  業內人士表示,破解葉菜供應問題,政府應該有針對性地扶持散戶菜農生產。譬如在海口,可以將蒼東村、儒益村等菜地整體租賃過來建設大棚,然后以稍低的價格返租給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種植,同時要求農民種出相應產量的葉菜。

  同時,針對中部山區因當地農民欠缺種植技術導致夏秋季缺菜的現狀,政府需要加大葉菜種植技術培訓力度;對于樂東等市縣部分鄉鎮,可以通過適當補貼等形式,調整產業結構,將部分冬季瓜菜用地改種葉菜。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博士后夏勇開提醒,政府在“保供應”時,不要只在菜價漲時補貼、鼓勵生產,在菜價跌時,也要補貼,保證農民不虧損,這樣才能夠讓農民有持續種植葉菜的積極性,從而減少葉菜價格波動。此外,夏季可以嘗試葉菜風災保險和葉菜價格保險。同時,在夏季和臺風時期做好蔬菜儲備工作。

  流通銷售環節

  疑問:直銷菜價為何不低?

  解答:散戶銷量少,平價菜超市門面租金高。

  建議:蔬菜統購統銷,完善同城配送體系。

  從田頭到攤頭價格差距過大,不少人將原因歸咎為中間環節過多、層層加價,因此,“直銷門店”“平價菜超市”等應運而生。

  然而,記者在采訪時發現,菜農直接銷售的蔬菜價格并不低,而直銷門店、平價蔬菜超市成功率也不高。海南中平聯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4S平價菜店自第一家店開業,至8家店同時關閉,僅僅歷時15個月。

  “減少中間環節,需要辨證地看。”海口秀英區公益蔬菜批發市場負責人嚴永紅說,“例如,農民直銷一天賣菜才幾十斤,與農貿市場一個攤位銷售三五百斤相比,明顯平攤到每斤菜的勞動成本高。”

  “很多農民愿意收購商上門收購蔬菜,雖然價格比市場批發價便宜0.3元/斤—0.5元/斤。”文昌市東路鎮菜農劉統法說,因為自己用車拉到海口賣,運費要0.3元/斤,加上人工費和運輸損耗,成本不低。而收購商上門收購,因為量大,運輸成本可以降低到0.1元/斤。

  夏勇開說,平價菜超市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門店租金高而采購成本沒能有效降低。“一家100平方米的平價菜超市,需要租金約9000元/月,如果每月只銷售幾百斤蔬菜,根本難以維持。”

  “減少流通環節不是目的,根本是減少流通成本。”業內人士認為,平價菜超市應該建在農貿市場或者綜合性超市,從而減少租金帶來的壓力。同時,與瓜菜基地對接,實現統購統銷,完善同城配送體系,降低采購和運輸成本。

  價格調控環節

  疑問:平價攤位是否有用?

  解答:價格管控的菜非高價品種。

  建議:補貼需向市民愛吃的菜傾斜。

  近年來,菜價上漲時,海口市政府對批發商和零售商進行定額補貼,對部分蔬菜實行指導價,在60多家農貿市場攤位銷售平價菜,品種主要為大白菜、小白菜、蓮花白、上海青。

  此項普惠性政策的實行,卻受到了部分市民的質疑。海口市民陳女士說,平價菜攤并沒有拉低其他菜價下降,并且,這幾年實行平價菜的大白菜、小白菜、蓮花白、上海青,都是島外菜,而本地人喜愛的本地葉菜,沒有實行平價。

  今年1月16日起,海口平價蔬菜銷售品種從4種增加到7種,增加了油麥菜、生菜、白蘿卜3個品種。海口市商務局總經濟師陳亮認為,平價菜攤提供的低價的選擇渠道,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居民的生活壓力。

  從事農產品銷售的張鐵冰認為,平價菜的品種應該以本地菜為主,因為島外菜價格本身就比本地菜低,加大進貨量和啟動儲備機制就能降低價格。今年超強臺風“威馬遜”襲擊海口后,島外菜菜價并未大幅度上漲,就得益于臺風來臨前的儲備。

  “平價菜的品種應該重點選擇幾種本地菜,比如夏秋季可以選擇空心菜、地瓜葉、水芹、芥菜等,這幾種蔬菜夏季相對容易種植,也是本地消費者喜愛的葉菜,而冬春季可以選擇菜心、生菜、菠菜等。”業內人士表示,“當零售菜價高于4元/斤時,就啟動補貼機制,在定點菜攤實行限價。”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