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霸州市東楊莊鄉農業產業化基地暨郭莊伙、王莊伙、陳莊伙、苑口西四村大白菜銷售勢頭大好,基地種植的500余畝大白菜喜獲豐收,平均畝產6500斤,按平均每斤1元計算,共收入325萬元。
東楊莊鄉由于地處大清河、中亭河兩河之間,特殊的地理、水文條件及極富營養的中粘性潮土,造就了出產的大白菜具有“個小、梆細、緊實、色青、品質上乘、口感極好、營養豐富、筋脈細軟、不塞牙”等諸多優點。東楊莊鄉黨委、政府抓住這一傳統特色資源,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他們結合鄉情實際,以王莊伙、陳莊伙、郭莊伙、苑口四個村為中心,建立大白菜產業基地。成立了由主管農業的副鄉長任會長、四村黨支部書記為成員的東楊莊鄉蔬菜協會。協會通過產品外包裝改進、廣告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提高產品知名度。通過努力“東楊莊大白菜”終于在主要銷售市場廣東、香港等地區占領一席之地。
為解決好銷售渠道不暢、商販壓價問題,蔬菜協會下大力培養發展農村經濟人,把基地內相關村街的優秀青年、技術骨干以及農村“能人”召集起來,進行動員,鼓勵他們到外地去闖市場,開拓眼界,并給予一定的獎勵政策。在政策激勵鞭策下,一批以郭衛東、李太平等十余人優秀的農村經濟人隊伍脫穎而出,他們一方面以獨資收購運到深圳再銷售,另一方面與南方大公司合作收購再出口,形式靈活,方便了菜農。在鄉、村兩級組織的幫助下,郭莊伙和王莊伙村分別規劃出大白菜交易市場,并幫助經濟人郭衛東建起了1000平米的倉儲式庫房。每年大白菜入窖后,總產量80%的大白菜通過蔬菜協會農業經濟人居中聯絡,使傳統的銷售方式向定單農業轉軌。拓寬了銷售渠道,提高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
經過不斷地摸索努力,如今的“東楊莊大白菜”不但打響了自己的品牌,銷往京、津蔬菜市場,而且還遠銷到廣東、深圳、香港和出口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