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要適當得對溫室大棚通風,棚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夜間溫度保持在10-13℃之間,每半個月要施一次農家肥,同時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元月的瓜州,天寒地凍,在該縣三道溝鎮設施蔬菜種植示范園區的溫室蔬菜大棚內卻是綠意盎然,一架架的西紅柿長勢喜人,鎮農技人員劉鐵忠正忙著給農戶現場講解設施蔬菜種植管護和病蟲害防治知識。
“今年的西紅柿病害少、長勢旺,一個月后就能成熟,就靠這兩個溫室,一年能收入6萬元。”有著2年種植經驗的菜農楊建斌高興地說。
據了解,冬季是溫室大棚反季節蔬菜生產和銷售的黃金時期,三道溝鎮特色蔬菜西紅柿和黃瓜供不應求,銷售價格都在每公斤6元以上,產品以自產自銷為主,既為當地的居民提供了便利,也為種植戶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以前看到城郊鄉鎮種溫室蔬菜,收入高,自己也想種,可是建溫室一缺資金二沒有技術,去年,鎮上統一規劃建立了設施蔬菜種植示范園區,給我們協調貸款,進行補助,還有專門技術人員常駐園區開展技術指導,我們從心眼里感謝黨中央的惠民好政策,今后我們還要甩開膀子大干,從土里挖金,把我們的日子過得更紅火”楊建斌說。
“為了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鎮上組織種植大戶到酒泉銀達鎮、總寨鎮等地參觀學習,并在三道溝村創建了設施蔬菜種植示范園區,嚴格落實縣上制定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扶持政策,鼓勵農戶種植日光溫室,提高經濟收入。目前,全鎮建成的30座溫室大棚,每座純收入1萬元以上。”三道溝鎮黨委書記王建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