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武威市設施農牧業提質增效

   日期:2015-01-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19    評論:0    

  民勤縣堅持“規模化、區域性、多品種、高效益”發展方向,著力推進“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擴大規模與提質增效并重,精心打造節水增收富民產業,全縣設施農牧業建設規模進一步擴大,經營效益明顯提升。2014年,全縣新建設施農牧業面積9472.38畝。至此,設施農牧業建設規模達12.65萬畝,其中日光溫室4.18萬畝、養殖暖棚8.47萬畝,設施農牧業戶均達到2.22畝。2013-2014年生產周期,日光溫室和養殖暖棚棚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11萬元、2萬元,實現了“戶均2畝棚、棚均純收入2萬元”的目標。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0元,比上年增長24.67%;農民群眾來自主體生產模式的收入達到4974元,占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3.2%。

  2010年,武威市委書記火榮貴經過深入民勤農村調查研究后提出:“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要走生態治理與農民增收科學統籌的路子,保護生態是前提,是利國的大事;發展生產是核心,節水的根本出路在于調整結構,解決‘結構性缺水’。”這個論斷是符合民勤實際的,是科學的。民勤的農業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起步階段,在耕地持續壓減、水資源長期短缺的條件下,要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在調結構、增效益上下功夫。怎樣調結構增效益?火榮貴提出了“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的主體生產模式,堅持以節水增收為目標,主攻設施農牧業和特色林果業。

  為此,武威市委、市政府把發展設施農牧業放在實施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推進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中謀劃實施,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設施農業建設促進農民收入倍增的決議》《武威市設施農牧業發展規劃》,明確將“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確定為農業的主體生產模式,確定了“211”目標,即到2016年,實現農村戶均2畝棚、1畝經濟林,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把武威建成國家級設施農牧業示范區。

  為了早日實現武威市委提出的奮斗目標,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民勤縣圍繞轉變發展方式,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積極推進建立武威市委書記火榮貴提出的“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著力培育以日光溫室為重點的瓜菜產業,暖棚養殖為重點的現代畜牧業,釀造葡萄、紅棗、枸杞為重點的特色林果業,有效破解了農民增收的難題。2013年,全縣累計發展設施農牧業11.63萬畝、居住人口戶均2.12畝;特色林果業30.97萬畝、居住人口人均1.35畝。農民人均純收入中來自主體生產模式的比重逐年上升:2009年人均僅占48元,2012年人均3165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4.9%;2013年人均4621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8%。

  設施農牧業規模上去了,就要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武威市委書記火榮貴說,民勤縣設施農牧業實現了戶均2畝棚的目標,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在解決了吃飽穿暖的問題,特別是民勤在遏制了生態惡化的趨勢之后,農業生產不再是滿足于自己吃、自己喝,而是要發展商品農業、出口農業。“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是一場農業革命。隨著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實施,尤其是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的建成,解決了農產品出口的渠道問題。要推進主體生產模式提質增效,加快建設農產品出口基地,加大標準化技術規范體系建設,制定和推行出口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發展外向型出口農業。要把加工和銷售結合起來,靠能人、靠大戶、靠合作組織,拓展農產品銷售。

  民勤縣委、縣政府把設施農牧業建設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擴大規模與提質增效并重,建立四大班子聯系鄉鎮工作制度,定期召開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現場會,強化督查落實,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比學趕超的工作局面。縣上將設施農牧業建設作為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縣、鄉、村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采取鄉鎮自驗、縣上核查驗收的方式嚴格考核驗收,將考核結果與領導干部任免、職稱評聘和評先樹優相掛鉤,極大地激勵了干部發展主體生產模式的積極性。定期對各鄉鎮設施農牧業建設進行督查考核,并通過電視等媒體進行公示,對連續排名靠后的鄉鎮給予通報批評。組織干部進村入戶宣傳主體生產模式發展相關政策,舉辦設施農牧業種養能手巡回報告會,編印《設施農牧業高產高效典型》,廣泛宣傳典型人物、典型實例和主要經驗,通過典型示范和效益帶動,有效提高了群眾積極性。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