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五九”寒冬,立春的腳步也逐漸接近,但一直以來都有“春寒料峭”的說法,也意味著設施蔬菜還要再經受一段時間低溫嚴寒的考驗。究竟該如何提高蔬菜質量和產量?
一般而言,冬末初春,氣溫依舊偏低且回溫較慢,不利于蔬菜定植。定植期的延遲將會導致蔬菜上市期的延遲,提早上市的時間優勢不能得以發揮,經濟效益就會受到明顯影響。對此,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確保早春冷棚蔬菜提質增效。
首先,要針對低溫的實際情況,盡早支好棚室骨架,及早覆蓋棚膜提高栽培畦內的溫度,為適時栽植秧苗創造適宜的溫度。其次,早春蔬菜栽植秧苗后一般都要澆蒙頭水,水量較大,因澆水后往往導致地溫的下降,反而不利于蔬菜盡快緩苗,容易造成僵苗或老化秒。在此,專家特別提醒菜農:倘若春季有效降雨量偏少,應當及早澆水,先緩解一下土壤墑情,再蓋棚膜提高室溫,秧苗栽植之后再澆水。最后,早春棚室果菜如果想要提高產量,需要施足底肥,施肥原則要本著有機肥和化肥結合使用、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底肥為主、追肥為輔的原則。
關于早春冷棚蔬菜的施肥,專家特別強調——茄果類產量高的蔬菜重點增加磷肥和鉀肥的使用量,葉菜類蔬菜以施用偏氮型鉀肥為主。另外,重茬種植的地塊,如果土壤有板結或鹽堿化現象,可以增施生物菌肥,改善土壤形狀,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蔬菜質量和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