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湖南益陽市中藥材產業發展探究之一

   日期:2015-01-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5    評論:0    

  中藥材產業是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內容,也是湖南省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型產業。近年來,益陽市中藥材產業發展迅速,但在這過程中,還存在盲目生產、優勢不足、流通不暢等制約因素。如何利用我市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將其打造成優勢產業,成為有關部門亟待破解的難題。

  輝煌:歷史悠久,享譽國內外

  我市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據安化縣志記載,明代以前,安化就已出現人工藥材栽培,至清代已具規模,厚樸曾被定為宮庭御藥,年進貢厚樸皮數十擔。上世紀60年代,安化、桃江一帶開始大規模發展中藥材種植業。

  我市中藥材產業在省內外名聲漸響,安化被譽為全國杜仲之鄉、厚樸之鄉,沅江市被譽為枳殼之鄉。2012年,安化縣被確定為第一批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項目普查縣,普查組實地普查了全縣23個鄉鎮,發現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4種,還發現了多種瀕危植物、稀有藥材和重點藥材,安化又被冠以“湘中藥庫”的稱號。

  據普查,僅安化縣就有各類中藥材263科1277種,其中國家、省重點保護的品種27個,列入國家藥典的品種248個。更值得一提的是,安化擁有厚樸成林面積12萬畝,為全國之首。不僅如此,安化、桃江一帶土質條件好,出產的黃柏、玉竹、木瓜、百合、桔梗等藥材品質優良,享譽國內,遠銷海外,中藥材一度成為益陽的一張閃亮名片。

  現狀:勢頭強勁,產業初具雛形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將中藥材產業作為發展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來抓,全市中藥材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尤其是安化,中藥材已成為一大支柱產業。

  安化縣梅城鎮黃泥村藥材種植大戶張紅軍,兩年前流轉土地種植玉竹97畝,去年收獲了5畝,每畝年均純收入16671元。他說,種植中藥材比種植水稻、蔬菜收益要高出許多,在他的帶動下,現在黃泥村已發展玉竹2000多畝,加上杜仲、厚樸、桔梗、白芍、百合、白術、玄參等,全村藥材種植總面積達3200多畝,村民收入比起前幾年翻了個番。

  在安化縣,中藥材種植呈現遍地開花的景象,滔溪鎮龍洞、殷家等村的藥農自發種植玉竹800多畝;東坪鎮任坪村藥農陸鑫元與村民合伙建立金銀花種植基地600多畝;東坪鎮新局村吳獻忠租賃荒山5000畝發展中藥材產業,現已種植藥材2000余畝……現在,安化有中藥材種植農戶和組織8251個(戶),中藥材專業合作社39個、藥農8000余戶,中藥材種植總面積達37.2萬畝,直接從業人員超過4萬人。

  從產地到市場,生產企業是產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環。據經信部門統計,目前全市共有中醫藥生產企業6家,擁有湖南漢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化縣醫藥總公司中藥飲片廠2家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勢頭良好。此外,我市通過招商引資洽談的2家中醫藥企業也即將簽約,將更進一步推動全市中醫藥、中藥材產業發展。

  思考:制約重重,任重道遠

  盡管來勢洶涌,中藥材產業發展仍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大多數藥材種植戶沒有發展計劃,什么值錢就種什么。”安化縣農業局經作站站長莫澤東說,現在藥農盲目跟風現象嚴重,中藥材各種植品種的選擇、基地規模的發展等完全由藥農自行決定,部分品種的種植比較分散,始終沒有形成規模,離標準化生產還有很大距離。

  近幾年,我市中藥材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一些種植大戶還處于單打獨斗狀態,藥材收購主要以種植戶送貨上門為主,中藥材結構性過剩和季節性賣難問題依然存在,不能有序地參與市場競爭。安化縣醫藥總公司中藥飲片廠廠長蔣敏文認為,流通不暢,種植、交易、倉儲不規范,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影響了產業的發展。

  另一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專業技術和監管的投入與產業發展的速度不相匹配,相關監管部門在檢測、篩查中發現,因技術缺乏,有藥農將商品玉竹作種栽培,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還有個別藥農在種植玉竹、百合時,施用違禁農藥,導致農殘超標,產品出現質量問題。

  作為地方特色的中藥材種植雖已嶄露頭角,但從長遠看,我市中藥材產業發展任重道遠。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