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哈爾濱:布局蔬菜產業 四季吃上地產蔬菜

   日期:2014-06-23     來源:農博網    瀏覽:255    評論:0    
核心提示:  日前,在黑龍江哈爾濱市哈達果蔬批發市場從事蔬菜批發的王師傅說,自己入行已十年有余,讓他感受最深的是不僅在夏秋旺季地產

  日前,在黑龍江哈爾濱市哈達果蔬批發市場從事蔬菜批發的王師傅說,自己入行已十年有余,讓他感受最深的是不僅在夏秋旺季地產菜已占領整個哈埠市場,在冬春淡季地產菜也逐漸多起來。近年來,哈爾濱市對蔬菜產業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力度,圍繞郊區“糧改菜”和“一圈兩帶”蔬菜產業布局,逐漸擴大蔬菜生產規模,既保證了市民“菜籃子”的供給,穩定了市場價格,又保證了農民的增產增收。

  在道里區立業國家蔬菜標準園區,一棟棟整齊的白色塑料大棚甚是搶眼。棚內,菜農正在黃瓜、辣椒、番茄等果蔬間忙碌著,或是鋤草松土,或是施肥澆水。園區內的菜農從去年10月起至今就沒閑過,10月中旬育葉菜苗,12月生菜、香菜、苦苣等葉菜上市,銷售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以后,1月中旬開始著手育果菜苗,3月份西紅柿、辣椒等紛紛上市。蔬菜園區的負責人盧義山說,園區現在有塑料大棚800棟,溫室大棚130棟。溫室大棚不僅可以將整個蔬菜生產結束期延后,更可以使春菜上市提前,從而使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地產的新鮮蔬菜。從去年冬季至今園區已經銷售蔬菜近3萬公斤。

  據了解,像立業這樣面積廣、生產技術先進、設施數量足的標準化設施蔬菜園區哈爾濱市有20余個。這些標準化蔬菜園區不僅可以輻射帶動周邊村民種植蔬菜增加收入,同時,也將蔬菜“品牌”化,使其銷路更廣。它們也已成為冰城百姓“菜籃子”的重要供給。

  受地域、氣候等因素影響,哈爾濱市每年從11月至次年5月是地產蔬菜淡季,市民吃菜主要依賴南方市場,一旦遇到極端氣候,運輸難、品種少、價格高等直接影響百姓吃菜。數據顯示,近兩年哈爾濱市溫室大棚面積發展迅猛,去年冬季溫室大棚面積約在200公頃左右。

  在發展設施蔬菜的同時,哈爾濱市還大力發展露地蔬菜,目前全市共有露地蔬菜面積9.6萬公頃,今年還將新建5個露地蔬菜標準化基地。而發展露地蔬菜將起到“輸旺補淡”的雙重作用,這樣既有利于百姓“菜籃子”,又會充實農民“錢袋子”。

  發展露地蔬菜是保證農民收入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在哈爾濱市蔬菜豐產期大量本地菜上市,市場飽和供過于求,容易導致農民收入降低,而露地蔬菜規模化生產后可以“北菜南運”增加外銷,保證農民收入;另一方面,露地蔬菜易于儲存,農民可以將蔬菜窖儲,維持淡季蔬菜生產供給平衡,并且又多了一條致富途徑。

  位于雙城市公正鄉愛鄉村的愛鄉設施果蔬基地,是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的經營方式運營,而這樣全新的經營方式最大的受益者是農民。菜農老謝說:“保守說在我們這里種一棚菜的收入,要比其他蔬菜合作社一棚菜的收入翻一番。”哈爾濱市農委副主任熊百建表示:“公司的介入帶來了資金和經營理念,為合作社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同時合作社把土地集約起來,公司再把土地經營起來,使農民在進入合作社的同時,能夠和企業一起享受市場帶來的利潤。”

  哈爾濱市通過不斷提高集約化水平,將土地不斷向種菜能手和合作社集中,并通過現代化、工廠化種植,建起完善的銷售網絡,用深加工、反季節銷售、特色菜品等辦法,大幅度提高農民收入。近年來,哈爾濱市重點推進“一圈兩帶”蔬菜產業布局,即郊區蔬菜產業圈建設,涉及8個區22個鄉鎮、40個村、2個國有農場,建設國家蔬菜標準園、哈市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等46個項目。

  6月份,哈爾濱市齊心有機蔬菜專業合作社蔬菜直銷店將開門營業,這是哈爾濱市首家蔬菜直銷店。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產地與市場的無縫對接,省去了蔬菜經紀人這道中間環節,市民可買到比市場售價低15%的優質地產蔬菜,菜農也可增收15%。該合作社的負責人說,多虧了有關部門給予的幫助,我們才有信心和資金開這個店。據了解,哈爾濱市鼓勵農民或合作社在市區建立蔬菜直銷店,達到相應標準的直銷店可獲得政府補貼15萬元。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