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毛光謙夫婦的大棚蔬菜致富經

   日期:2015-01-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9    評論:0    
  在舞鋼市八臺鎮彥張村,毛光謙和姬曉玲是一對出了名的蔬菜夫妻,他們從事大棚蔬菜生產已有六年多時間。這當中,他們用過硬的技術和堅持不懈的努力,讓自家的蔬菜產業一天天地壯大,并帶動全村40多戶村民依靠栽培蔬菜走上致富路。
 
  嚴冬時節,原本是萬物蕭條的季節,然而在彥張村卻是另一番生機盎然的景象。田野里,一座座大棚整齊排列,大棚里綠意盎然。“今年,我又增加了幾個大棚,天天忙活。彎腰摘黃瓜沒看到你來了,不好意思啊。”1月10日,記者走進毛光謙的大棚里,他和妻子姬曉玲正在采摘黃瓜,準備第二天出售。
 
  今年36歲的毛光謙已經在蔬菜種植業打拼了6年多。2008年秋,毛光謙忐忑地拿著外出務工掙來的6萬元錢租了10畝土地,開始嘗試建大棚、種蔬菜。當年底,蔬菜上市,收益可觀。兩三年后,嘗到大棚栽培蔬菜甜頭的他開始認真考慮其基地的擴張“大業”,2011年秋,他瞄準機會又租了53畝地,建大棚、購機械,增加黃瓜、西紅柿、苦瓜等品種,開始在蔬菜種植領域大展拳腳。
 
  “現在正是黃瓜銷售的好季節,因為我們的黃瓜品相好、質量高、口感好,每天平均900公斤到1200公斤的產量,很輕松地就能銷售一空。”說起黃瓜的銷售情況,毛光謙不無自豪地說。
 
  “不過,溫室黃瓜,技術含量高,管理難,投入大,價格自然不會低。”妻子姬曉玲補充道。
 
  “現在種菜也不容易啊。”姬曉玲介紹說,目前每天除向市場供應黃瓜、西芹等蔬菜外,還供應白菜、蘿卜、香菜等。從當天下午開始采摘、清洗、包裝,需要忙到晚上9點多。如果是夏天,為了保證蔬菜新鮮,要從晚上開始采摘,一直忙到天亮。
 
  “要增加效益,就要實現規模化生產,我們家現在有10個溫室大棚和12個大棚,還遠遠不夠。”毛光謙介紹說,蔬菜和其他商品一樣,規模上去了,產量大了,商品的成本才能降低。為推廣大棚蔬菜,毛光謙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帶動全村40多戶人家種植大棚蔬菜,基本上都是他幫村民搭棚子、給他們講技術。
 
  缺地、缺錢、缺人手,毛光謙細數著他面臨的困境。他說,在外面務工學到了很多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現在家里建的大棚都是比較低端的。他想建設真正自動化的,整理苗床、調節棚溫、灑水、施肥都不需要人工的智能型大棚。
 
  新的一年里,毛光謙說,他希望政府盡可能地為他搭建融資平臺,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打造自己的品牌蔬菜,組建一個合作社,讓大家餐桌上的蔬菜更豐富,自己和鄉親們也能更快地富裕起來。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