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天,臘梅花兒傲冷怒放,獨自力挺笑寒斗雪。臘梅的花,艷麗而不妖;臘梅的香,清新而淡雅;臘梅的姿,蒼古而俊逸。萬物沉睡敗落之季,唯有臘梅獨樹一幟,它的冰心玉骨,引來無數人欣賞。有人端起相機,“咔咔”,有人掏出手機,“咔咔”,有人樹下聞香、閉目養神。
凡有臘梅之地,人氣鼎盛,來往頻頻。只可惜,市內生長臘梅的地方寥寥無幾。昨日,記者發現并走訪三個地方,提前代讀者賞花訂景,也希望尋梅之人,能到此悠閑觀賞。
26日13時30分,平安公園略顯靜謐,或因是中午時分,游客三三兩兩、時斷時續。
不過,但凡有人入園,便能聞到一股清香。循香而去,見跨水小橋一座,拾級而上向前行,突然眼前一亮:正是那一園臘梅所在。仔細數來,共有臘梅二十五六株,被柵欄緊緊圍在一起。雖說臘梅有孤傲秉性,這一群臘梅花開不也見證孤傲臘梅也是怕冷怕孤單的嗎?
這兒,因為臘梅齊聚而開,開出一番盛世景象,讓人豁然開朗。再說,這片臘梅園,西接是湖水,南臨是泳池。而湖內荷花早已敗落,只剩寥寥干枯莖葉,與這片臘梅相對比,后者更顯示出“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好一派臘梅園景、沁人心脾。
而在長安公園,徑入曲深,終見一株臘梅。有一位攝影愛好者正在樹下思忖:如何拍出獨美的臘梅花呢?這位愛好者見了記者表現熱情,朗朗地介紹,這株臘梅已有半個世紀的年歲,自己也有60歲了,與之相伴至今,對它頗有情感,“怎么拍也拍不夠!”
再看這株臘梅,雖然個頭不算高,竟有十條大樹枝,真可謂“兒孫滿堂”。這樹的花尤其開得飽滿、絢麗,非其他地方的臘梅可以比擬,“除非鹿泉境內十方院內的那株,聽說已有300歲的年齡,前幾日去看了看,果然名不虛傳!”不過,眼前這株臘梅,與周圍的柏樹相映,更顯得雍容高雅。
樹下賞梅,寒風吹過臉,再加上地面斑斑雪跡,不禁讓人想起“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的詩句來。
而在裕西公園,有兩三株臘梅迎風招展,挺立于冰水相融的湖岸,偶爾有鳥兒落于枝頭,正好演繹著“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的意境!
這三處花開,哪能滿足市民愛梅之心?記者通過園林部門以及攝影愛好者得知,除此三處外,還有東環公園、植物園、鹿泉區的十方院,都在怒放著黃色的臘梅。具體地址不多說,您要循香而尋,也不失意境!